大众网·海报新闻4月21日讯 4月20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山东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美在乡村》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文联会议中心举办。来自中宣部文艺局、中国出版协会、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编辑学会的有关领导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及出版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著作《美在乡村》的文化内涵、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美在乡村》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陈建文,中宣部文艺局联络处处长杨玉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中宣部文艺局文学处干部张腾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委员会主任刘魁立,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邓福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家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成员张柏春,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央美院教授乔晓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丙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向云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民艺》杂志执行主编孙建君,山东大学教授、《民俗研究》主编张士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在乡村》书籍设计师陈楠,中国民协副秘书长候仰军,山东教育出版社社长刘东杰、总编辑孟旭虹、副社长齐飞、《美在乡村》责任编辑王慧等专家代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出版、中华读书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北京晚报、书画频道、中国文艺网、民艺、中国图书商报、出版人、出版商务周报等驻京新闻媒体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美在乡村》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潘鲁生教授近五年来围绕乡村振兴现实议题进行深入调研以及理论思考的系统性学术成果。全书分为乡风文明、村落保护、手艺农村、农民画乡、乡愁记忆五个章节,篇幅40万字,从理论到实践两个层面回答了乡村文化建设的相关命题。图书的整体装帧通过地图定位与色谱规划等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潘鲁生“美在乡村”的文化立场是关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关注乡村中个体与文化的生存状态,关注乡村生命的社会价值,认识乡村本身不可替代的意义和生命力。作者认为,文化工作者需要从根本上把握乡村发展的文化动力,以乡村文化为命题,求解乡村现实发展中面临的传统与现代、经济与文化、城市与乡村、国家政策与农民需求等现实的关系问题。、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陈建文表示,潘鲁生政治站位高,始终关心国家发展战略,关注现实发展问题,在教学的同时长期深入民间开展调研,善于从国家发展战略中寻找研究课题,勇于回答现实课题。《美在乡村》是一部深入关照现实,反映现实,有精神高度,有文化内涵的专著,是潘鲁生同志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近实践深处,关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关注民间文艺发展,关注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成果。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以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为立场,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展现了新时代知识分子的使命担当。
《美在乡村》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领导专家合影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认为,《美在乡村》主题宏大,从乡风文明开篇,讲了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思考,是有世界眼光的。开篇从理论角度把乡土文化的繁荣发展作为战略问题提出来研究,与时俱进地把中央的大政方针、战略都融进去做了说明,视野非常可贵。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做出自己的特色,能不能在乡村文明的保护上做出来,能不能在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上做出来,能不能把乡村各种遗存、各种遗迹在没有做过的方面做出来,这本书给出了思路,讲出了方法,也讲出了案例。从出版的角度看,这本书的内容和形式做到了有机统一,设计视觉冲击力强,出版社用了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委员会主任刘魁立表示,潘鲁生多年执着走在祖国大地的田野间,欣赏中国乡村的美,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欣赏农民“心的美”和“美的心”。书中所附的潘鲁生田野调研地图,与其说是用脚走出来的,不如说是用一颗充满了大爱的诚敬之心走出来的。看了这本书以后,觉得中国的农村应该是继承和弘扬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道德修为和审美成就的农村。这样的农村才是现代的中国农村,美的农村,可亲可心的农村。潘鲁生所做的有益的工作不仅是留下历史的印记,同时也对未来的生活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深刻的启示,对于未来的生活愿景的建设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本书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要的参考书。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邓福星认为,《美在乡村》这本书有四个特点。第一这是一部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厚重,非常有创意,非常有特色的书,很多见解是从具体的事例考察、采访过程中产生的,是实实在在的。第二个特点是实践性。王朝闻的美学思想强调实践性,潘鲁生受到王先生的影响,从很具体的事例当中、研究对象当中产生出见解,而且能够返回到实践当中去。第三个特点是家国情怀。作为一名党员文艺工作者,他有一种很强的对社会、对国家的担当意识。第四个特点是它具有高远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在记录田野考察资料基础上,加叙加议并情理交融阐述了见解。全书五大部分既注意到历史发展当代性的问题,也注意到相互联系的问题,注意到宏观的、整体的,还写到非常个案的问题,整个内在的逻辑性、结构非常严整清晰。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家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成员张柏春认为,潘鲁生对乡村文化做了全景式的描绘和阐释,包括生态村落、营造、手艺、民间艺术等等。文化遗产是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现在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艺术、建筑、史学等很多学者都在发挥各自学科的优势,参与到这项研究和调查中,也促进了学科的交叉和互补。他长期从事田野调查,走遍30多个省,获得了中国乡村生活和生产大量第一手资料,才形成这样一部力作。这部书探讨了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融合为一体,特别充分地展现了中国乡村之美。这部书对我们做科技史的人和参与做传统工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的人,非常有启发,很有帮助。这样一部书是中国乡村文化研究非常重要的新成就,对于重构中国乡村社会,探索中国式的乡村现代化会提供很多启示。
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央美院教授乔晓光认为,《美在乡村》中的田野报告,是一个跨界的、多元的、融合了个人、社会和专业领域的一个综合性的报告。这本书的独特性其实也在揭示着当下怎么来解决现实问题,打通学术和现实,打通社团、政府职能部门和现实需求的关系,把现实和一切可能都联系起来。中国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大的时代发展很快,城市化发展、扶贫、乡村振兴、国际化、全球化、逆全球化,很多事情同时发生在一个时间节点。中国人如何面对富有张力发展的现实,解决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乡村社会未来的发展路径。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丙中认为,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主流的生活里让农村的美和意识能够安置到一个得体的位置,这本书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他回到农村本土,回到文化生态,然后再回到中国传统文化,回到国家主流的视野之中。整个论述超出了民俗学或者是艺术学的范畴,延伸到公共文化、创新产业、文化经济、精准扶贫等方面。如果从美和艺术的角度寻找到乡村农民本身的特点,通过特点来给他机会发挥潜力,有可能形成理论上的成果。潘鲁生在这点上贡献了一部好的作品。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认为, 这本书从理性和感性,从美学、民俗学好多方面给了我们关于乡村美的论述,是作者田野调查加上理论的驾驭的重要成果。当我们在现代化的城镇化道路快速前进的时候,我觉得乡村文明、乡村文化很多消费载体需要充分焕发出生命力。《美在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一部重要的参考书。作为编辑人和出版人,刘东杰社长发现潘鲁生近些年以乡村为题的好多文章散遍于不同媒体,就和作者共同策划了《美在乡村》选题。确定了本书反映乡村之美、民情之美的追求和图文并茂的思路,编辑团队承担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技术性的工作,功不可没。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认为,读了潘鲁生的《美在乡村》获得很多启发。第一,乡村不仅是一个有道德的精神价值,实际上还有很多资源性的价值,例如书中介绍的乡村手艺、乡村艺术,是乡村复兴一个重要的方式,也是乡村情感智慧技艺的重要体现。第二,乡村社会的再结构,社会关系的再建立,如何保持乡村固有的机理和地理环境协调的形态,乡村传统空间和现代空间的融合,书里有精彩的论述。第三,本书最终的目的是重建乡村的美好生活。本书不仅是做经验性田野行走的采风,更多是通过资料寻找一种理论的建构,寻找一个艺术社会学概念的落实,把理论和实践非常紧密地结合,目前来看达到了本学科里的最高水平。《美在乡村》对美丽乡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地方政府开展新农村建设研究,古村落保护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美在乡村》书影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向云驹认为,这部著作是民间文化学科领域的非常独特的成果。潘鲁生的一个贡献,是把民间手艺的振兴加入民间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来,补充了民间文化整个大概念,把民间文化的发展和现实乡村的发展结合起来。标题“美在乡村”,很有实践性,更来自于实践。对文明发展的概括用美来定义,这是一个大问题,是世界发展、文明前景的问题。乡村保护,最后没有保护好是美学标准被瓦解、被冲击的原因。乡村的振兴必须是乡村优秀传统美的复兴和振兴。这本书是在党和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研究如何通过乡村文化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到目前为止是唯一一部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著作。对现实的需要和应对困境的出路,提出了很多可行的方向、建议、策略。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民艺》杂志执行主编孙建君认为,《美在乡村》对乡村文化的认识非常透彻。从国家政府层面,近十年关于乡村问题提出了五个概念,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城镇化进程、特色小镇模式、乡村振兴,基于这些模式和这些提法,潘鲁生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进一步开启了手艺学的思考与研究,为乡村手艺的发展与振兴做了大量社会实践工作。《美在乡村》还给我一些深刻的启示,关于乡村振兴的手工艺需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遗产与资源的关系、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认为,《美在乡村》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用情之作,内容写的是乡土、民艺、文化,来自田间地头的调查,体现了作者的用情,也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担当。这是一部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主题出版力作,书中论述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都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有温度,内容来自田间地头,字里行间能感受到温度;有深度,这些调研有对中国乡村文化比较深的系统思考。这是一部高质量的原创佳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是要有一批高质量的作品,山东教育出版社的这本书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侧面。本书内容好、设计美、编辑佳、印制棒,是一部文化精品。本书直面乡村问题,问题导向、问题意识非常强。书里很多内容是抢救性的,并提出了对问题前瞻性的解决方案,难能可贵,这是作者研究功力的表现。
山东大学教授、《民俗研究》主编张士闪表示,潘鲁生以民艺为主要研究领地域,广泛关注民间文化和乡村生活世界。他在田野中思考文化,将生活融进学术。他研究的视野能够把无数鲜活的生命个体,大江南北多元多样的地方生活共同体和中华文明大一统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伟大力量结合得非常好。中国社会急剧变迁,他努力从民间手艺和乡村生活的层面来感受和触摸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活之根。
山东教育出版社社长刘东杰表示,《美在乡村》是山东教育出版社把主题出版作为工作主线,策划的一部紧跟时代脉搏,系统研究如何振兴和传承发展乡村之美的主题出版力作。本书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结合,对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体系进行新的拓展,为各地方政府开展新农村建设研究、古村落保护、农村手艺传承研究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今天的美丽乡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的创新性艺术设计也是一大亮点,通过地图定位等可视化方法,生动体现出作者田野考察和民间探索的心路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今后将继续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坚持品牌、品质、品位的专业追求,与各界专家、学者精诚合作,立足中国现实,根植中国大地,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出版更多的精品佳作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人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在乡村》装帧设计师陈楠表示,这本书信息量巨大,寻求一种更好的阅读体验与视觉逻辑线索是关键点。在做装帧设计时结合潘鲁生三十年田野调研足迹,融入信息可视化设计规律,营造了生动流畅阅读感。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美在乡村》作者潘鲁生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他回顾了多年来学术研究的心路历程。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藏于民间,藏于乡村。城镇化急速发展给乡村发展带来了一些新命题,如何重建乡村,把乡村的资源变成社会发展的财富是他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点。他认为乡村之美就是生活之美,应该让最美好的生活回归到现实的乡村。作为民间艺术的研究者,他希望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界社科界的要求,践行“四力”服务民众,继续深入乡村调研,关心乡村文化建设,服务村民文化需求。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记邱运华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潘鲁生主席为民间文艺界,为关心中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伟大工程的同仁们贡献了一本很好的著作。他治学态度严谨,具有政治高度、现实关怀、学术前瞻以及文化情怀。与会专家学者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加强“四力”重要指示精神,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主题等角度深入分析了《美在乡村》的意义与价值。潘鲁生主席在治学有上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问题导向、扎实的田野调研功底,勤奋的理性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路径,为乡村文化振兴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坚守“学术立会”传统,在推动学术研究和宣传工作的过程中,与国家发展战略紧紧联系起来,在倡导学术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将做更坚实、更扎实的工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承工作做得更扎实。
摄影:吴京南 樊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