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赴国家博物馆参观“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

2020-08-26

8月25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书记何思清,党委副书记苗登宇,副院长李新、韩世春等一行6人赴国家博物馆参观“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并就国家博物馆相关展览进行考察调研。

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与何思清一行进行了交流座谈,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国家博物馆的定位、发展思路及展览近况。王春法指出,作为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国家博物馆一直致力于塑造展示多元一体大一统的中华文化整体形象,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媒介形态,让国人深化对中华文化本质内涵的认识,从更深层次上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提议,双方可以此次展览为契机不断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助推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弘扬。何思清对国博的热情欢迎表示感谢,介绍了学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工艺美术传承与体验实训中心”的建设情况。何思清认为,国家博物馆的展览理念与展览方式,可为我校新馆展陈与布置提供很多启发与借鉴,双方可优势互补共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是学校会同国家博物馆、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艺博物馆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展览项目,同时也是我校泰山学者艺术学岗位重点学术支持项目,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与设计文献研究”的重要展览成果。本次展览是学校数十年来致力于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与弘扬实践的重要阐释。展览从选题策划、藏品挑选到场景设置、实物展陈等诸多方面,皆凝结着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与国家博物馆领导及策划团队的共同努力与辛勤汗水。

本次展览作为国家博物馆首次举办的民间文化艺术展览,是学校与国家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开展深度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也是我校在国家博物馆这一国家级文化展示平台,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强化“为人民而设计”初衷,展示民艺研究成果,完善学校强势学科建设,提升学术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此次展览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进行了专题报道,并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日报、新民晚报、中国艺术报、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展览期间,院长潘鲁生接受了媒体专访,系统介绍学校以民艺实物解读乡愁文化记忆、发掘遗失文献建构中华造物文化体系、助力乡村振兴的展览思路。展览得到参展观众的一致好评和欢迎。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从一定程度上说,乡村是中国农耕文明延续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传承的富集地。数千年来乡土社会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传统中国人信义智勇、以勤为本的优秀文化品格。伴随工业化、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我国出现了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迭代并存的局面。如何承继农耕传统、理清文化源流,为传统乡土文化注入时代活力,助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化进程,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命题。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自建校以来就致力于民间文化艺术传统的发掘保护与研究创新工作,力图为传统工艺与设计产业的更新换代、为当代乡村振兴与民生致富发挥高校的启智赋能、设计引领作用。学校集中优势师资力量一方面加强民间艺术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另一方面着力开展民间艺术保护传承发展应用理论研究与探索,在民艺学科理论建构与拓展、民艺课程改革与传承教育、民艺实物收藏与数字化保护、民艺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民艺传播与弘扬等方面积累有丰富的学术成果及实践经验,塑造了学校在全国艺术院校中的民艺学学科发展优势与鲜明特色。

“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依据齐鲁人民的生产劳作方式与生活娱乐方式策划布置,在展示民间艺术实物、再现齐鲁文化风貌的同时,又有代表性学术成果著述分享,是对我校民艺学科建设各方面成果的综合呈现。此次展览对促进我校立足乡土社会与人民需要,不断完善学科布局、推进博物馆全面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何思清一行还考察了“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雕绘乾坤——潮州木雕展”“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等国博专题展。参观过程中,何思清就展品选择、展示理念落实等与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单威进行了深度交流。

党委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部长韩文涛,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代江涛及民艺所工作人员等陪同参观交流。

上一条:学校七项创新创业项目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

下一条:学校赴深圳设计行业进行专题调研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近期热点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