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
首页 > 共青团 > 青年报 > 正文

回望四十年

回望四十年

于茂阳潘鲁生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自1973年创建以来,创造了40年充满追求与奋斗、光荣与梦想的历史。从历山路46号的东仓校区,到千佛山东路23号的千佛山校区,再到大学路1255号的长清校区,三个校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铭记着广大师生员工的情感记忆,铭记着我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回望40年,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40年间,学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特色发展的办学道路。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记录着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凝聚着几代工艺美院人的智慧与力量,饱含着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持。回首40年的岁月沧桑,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深切地缅怀已故的孙长林、李凤书、周作民等老一辈。我们忘不了老一辈创建者、开拓者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自强情怀,忘不了老一辈教育者捐献珍藏、兴教助学的深厚情义,忘不了一代又一代工艺美院人对学校的关心与厚爱。正是一代代创业者同舟共济,执著探索,积淀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练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这一切,引领着全体师生锐意奋进、开拓创新!
今天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秉持“天工开物,匠心独运”的校训精神和“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创新型应用设计人才。学校以设计艺术学科为主体,文学、工学相关学科为两翼,全面构建设计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专科教育和继续教育、附中教育等多层次发展的办学格局,在人才培养、科研创作、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的综合实力、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明显提升。
回望40年,我们拥有数以万计的校友。1973年建校以来,40年间,学校培育了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广大校友投身事业,奉献社会,在设计艺术领域兢兢业业,勤奋实干,勇于创新,成就卓越,铸就了学校良好的社会声誉。校友们怀着深厚的母校情结,一直关心关注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在广大校友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办学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得以发扬光大。校友们见证了学校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见证了学校励精图治、创新发展的时代轨迹。广大校友是母校的荣耀和骄傲。工艺美院是广大校友共同的校园,是万名学子的精神家园。
回望40年,要突出总结性、反思性和建设性。在迎接建校40周年之际,我们温故知新,开始较为系统地总结凝练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办学经验。我们强调校庆不搞庆典仪式,应当突出弘扬大学文化和学术精神,我们坚持“重内涵、不搞形式,办实事、不走过场”的原则。校庆工作,关键是承前启后,促进学术实力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推动大学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传承。校庆,不只是庆典的仪式和纪念的日子,更是大学人文思想和学术精神的弘扬,是大学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定位,也是大学反思过去和展望未来的重要阶段,是大学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里程碑。举办校庆活动,要以谋求发展为主题,围绕有利于促进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展开,不仅包括回顾发展路程,展示发展成就,总结发展经验,还要更加明确发展路径,创设发展条件,凝聚发展力量。校庆活动应该成为学校对自身文化的一次全盘梳理,要以文化为引领,以提升为宗旨,讲文化,重内修,努力用文化和学术力量最大程度地将师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的校庆,要从办学实际出发,使校庆工作和活动突出自身的文化内涵,真正成为“文化校庆”和“学术校庆”。所以,我们将校庆活动调整为“建校40周年学术活动周”。
通过开展“建校40周年学术活动周”一系列筹备工作,我们认识到,40年间,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从工艺美术行业、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构架中,认识和理解我们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定位。40年来,我们的大学文化是怎样建构和传承的、有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有怎样的经验和规律、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客观总结,认真回答,积极应对。
为庆祝建校40周年,《山东工艺美院报》筹划编辑了这期校庆专刊。校报,记录着校史的初稿;校报,是高校新闻媒体的主流代表。《山东工艺美院报》自1986年创刊以来,一直与时俱进、葆有特色,经过几代报人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前,在新形势下,我们希望院报锐意改革、开放办报,贴近现实、贴近师生,丰富内容、创新报道,建设成为专业型、特色型、创新型的高校校报,努力走在全国艺术院校校报的前列,为高校新闻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一起携手走过了40年的岁月沧桑,今天,在迎接建校40周年的日子里,学校更加期待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们共谋发展、共创未来。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2013年10月)

(摘自《山东工艺美院报》校庆专刊)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