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

刘晓翔:给自己建立判断“我”和世界的坐标系

刘晓翔,中国出版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 主任,AGI成员,3次获得“世界最美的书”奖,17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奖。嘉宾简介

刘晓翔,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成员,中国出版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 主任,刘晓翔工作室(XXL Studio)艺术总监,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审、首席设计。著有《由一个字到一本书 汉字排版》、《11×16 XXL Studio》。

获奖情况

2010年、2012年、2014年三次获得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奖;2005年 - 2017年,17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奖;2013年获韩国“坡州出版奖·书籍设计奖”(成就奖);2013年(第三届)、2016年(第五届)2次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 ;1999年(第五届)、2004年(第六届)2次获得“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暨评奖”金奖;2017金点设计奖Best of Golden Pin Design Award;2018年Tokyo TDC Annual Awards 2018;2018年纽约ADC 97th Bronze Cubes Awards(铜方块);2018年NY Tdc 64 Best in Show(全场大奖);2018年NY Tdc 64 TDC Communication Design Winners 2018。

站酷网:您初识书籍设计是在一个怎样的年代?那个年代对书籍设计的包容度是怎样的?

刘晓翔:应该是在1996年前后,看了吕宁吴朱《书籍设计四人说》,觉得他们设计的那些书才是“知识应该有的样子”(杭间语)。

其实,那个年代对书籍设计理念的包容度比今天差许多,除了个别人,绝大多数人对书籍设计的认知都是为文本做嫁衣,做装帧嘛。设计师最好不要太有个性,至少,不应该追求个性。

具体到“设计”上,大家都在画封皮,书脊一般不管,封底就完全白着了。

站酷网:从事书籍设计这些年中,您做过的最具突破性的一件事是什么?它为您留下了什么?

刘晓翔:出版《由一个字到一本书 汉字排版》。

我分享了我的设计方法论,在分享中我收获了同行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分享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是对我的帮助和促进。“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新约,约翰福音12.24)。这本书能留下什么我不知道,因为这是我之后的事了。我知道我把我所知道的用抽象的理念和直观的图形表达出来,成为汉字排版和设计的一种方法论。我希望籍此改变汉语书籍的文字排版普遍丑陋的状况,在文字字号层级和页面之间建立逻辑关系,形成一个有机体。有意思的是,这本书是2017年2月写的,也许是因为便宜,当年就出版了。而它的“豪华版”《11×16 XXL Studio》构思和写作是在2015年末2016年初,却在2018年刚刚出版,我都搞不清到底谁先谁后了。其实,先与后没什么问题,两本书一个论述抽象概念,一个是所论述概念的实证,恰好形成我自己的设计方法论和刘氏版面网格系统。这两本书哪个更重要一些呢,显然是《由一个字到一本书 汉字排版》。

《由一个字到一本书 汉字排版》/刘晓翔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ISBN 978-7-04-048570-7

《11×16 XXL Studio》/刘晓翔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ISBN 978-7-5586-0883-4

站酷网:整体书籍设计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您认为它现在已经深入人心了吗?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将这整书设计理念融入自己的设计中的?

刘晓翔:书籍设计概念大约是在1960-70年代之间,由欧洲设计师率先提出的。可惜我们知道它已经是30年之后了。对书籍设计由不知道到深入理解,是吕敬人先生师从日本书籍设计巨匠杉浦康平后,开始“布道”的1990年代后期至今,大约用了20年时间。“装帧”这一民国初期对装订和画封面的舶来称谓,到现在仍然顽固地停留在很多出版人的话语体系及观念里。空间的隔离带来了认知的屏障,破除这一屏障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打破空间障碍和不断否定自己的勇气。前辈们20年的持续推动才有了现在的书籍设计“小”环境,前面的路还很艰难与漫长,我们这代人重任在肩,当不遗余力、力所能及地推动华语出版物设计,使之不断接近国际水准,唤醒读者对纸书的阅读、品味热情,为出版繁荣的到来做好准备。另外我觉得我们要感谢技术的进步,电子阅读器使我们分清了什么是文本,什么是书籍,设计不再是文本的嫁衣,这是“大”环境的改变。“小”与“大”合在一起,映衬出书籍设计是生产力,是书籍设计师基于文本的创造。

受《书籍设计四人说》影响,我接受书籍设计理念比较早,最初的作品似乎是《中国老字号》,这本书其实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它借助的是我在绘画上的功底。我的书籍设计起点是《中国历代美学文库》,2004年得了第六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金奖,吕老师还给我写了评语。

站酷网:您第一次下印厂是什么时候?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与印刷行业打交道,您有哪些心得体会想与大家分享?

刘晓翔:第一次下印厂是1998年,去北京某著名国有印刷厂(已破产)印刷《中国老字号》。跟机打样满意后,领机师傅和负责我这单的业务员,一再强调印刷会和打样绝对一致:“刘先生您就不用大半夜的留在厂里了,静候佳音喽。”结果印出来和烧烤一样了,只能重印!后来,民营印刷逐渐壮大,印刷质量有了飞跃式提高。现在,监印成为我们工作室为客户提供的免费项目了。

在民营企业中有大量的能为客户提供印刷服务的优质公司,我的设计由于都是批量很小的印刷,经常合作的北京雅昌、顺诚(富诚)、深圳国际彩印以及很多擅长精细印装的企业,为我的设计即提供了良好的品质保证,也为我的设计不合理处提供了工艺修改建议,这一点必须感谢他们。其实,在印刷企业里,有些能提供大批量、快速印刷的企业也是非常值得信赖的。

书籍设计师一定要懂印刷,了解印刷、装订的基本知识和工艺流程,才能灵活运用它们,创造出新的视觉效果。书籍设计不仅是电脑里的平面,它更是驾驭材料和工艺的物化过程。

站酷网:恭喜您凭借《姑苏繁华录: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特展作品集》获得了2018 NY TDC 64 Best in Show(全场大奖),由此,您也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华人设计师,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本书?它最精彩的设计点是什么?

刘晓翔:这本书的内容是桃花坞木版年画在苏州美术馆的展览图录,有中英双语图片介绍和展览研讨会纪要。它的设计有两点我比较看重,一个是传统题材设计、出版的当代性;另一个是为内容找到合适的形式:不同尺寸和折叠方式的页面分别承载不同的文本和图像。具体设计细节我在站酷网有文章分享。@《姑苏繁华录: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特展作品集》

《姑苏繁华录: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特展作品集》 书籍设计:XXL Studio,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站酷网:这本书的成书过程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刘晓翔:为了它的出版我不停地在上海人美和北京雅昌之间刷脸,让出版社加点再加点钱,请北京雅昌降点再降点价,甚至以低于成本在印装此书。其实,无论是出版社还是印刷企业以及我们这些书籍设计师,只要大家的目标都是为出版一本好书,终究会走到一起!

站酷网:您在第九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中担任什么职务?主要负责哪些工作?您认为九展对以往各届展览有着怎样的传承与发展?您在策展时最为关注的是哪一点?

刘晓翔:我担当“中国出版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责任重大一些。

但其实本届展览是把推动华语书籍设计进步视为己任的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非常多的同道为它付出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我们的压力主要是担心展览和评奖没有做好,愧对先贤。我个人在其中的作用微乎其微。

九展在奖项设置上基本沿袭传统,但也有改变。改变的目的一是使这个展览和评奖向更高的高度进步,比如设立全场大奖和增加金、银等奖项的含“金”量,争取把行业奖经过几届展的努力,变成华语圈的最顶级奖项之一;二是走出地域和狭隘的行业意识看华语书籍设计,为此,九展引入国际评委,国内评委团也堪称史上最强阵容,为展览和奖项水平做了准备和保障。

其实这些年来,书籍设计师的基本面已经改变了,很多出版社不设立美编,转为向独立设计工作室寻求合作,由此带来了华语书籍设计的新高度和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全新风貌。

评奖的公平与公正,我想这不仅是比赛全体参与者甚至是整个华语设计圈最关心的,也是我们作为组织者最关心的。形式上的平均主义会导致实质上的不公平。但是改变又决非能够一蹴而就,它即需要出版社美编和独立设计工作室的共同和逐渐地认可,也需要我们这些组织者拿出极大的勇气。拿金、银、铜奖的数量设置来说,我们就考虑到必须增加金奖、银奖的含金量,在行业里甚至平面设计领域树立起我们的品牌(我个人认为现在的金奖数量还是偏多了)。同时增加铜奖数量,给更多的设计师以信心。

怎样在现有环境条件下尽量做到公平公正,是我们必须直面和逐步解决的问题。九展的评委是华语书籍设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缺席,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参赛作品的品质。但是,做为评委不能即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这是原则问题,没有商量的余地。

这次评选的承办方是南京出版集团,按惯例,集团老总会出任终评委。令我十分感动的是项晓宁先生对我说:“刘老师,艺委会请我做评委是对我们承办方的尊重,但是我不是专业人士,我为评委们服务,但我不投票”。他为我们以后的展览和评奖开了一个好头,树立起了榜样。

站酷网:在您看来,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晓翔:第一就是这个展览是对五年来书籍设计作品的总检阅。参赛作品中,既有世界上各大平面设计奖项的获奖作品,比如ADC、TDC、D&AD、TokyoTDC等,也有“世界最美的书”、“中国最美的书”的获奖作品。这些作品能参加第九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的评选并争取获得奖项,本身就说明了这个展览和评奖在出版人、书籍设计师心目中的位置。

第二是参评作品的件数,自六展以来屡破纪录,今年的九展收件已经达到了3108件(一件有可能是多本的)!我们来看看“世界最美的书”,它每年的件数不超过600,虽然它的送评书籍都是各国的“最美的书”。“中国最美的书”,每年不超过400件。

第三是分类详尽明晰。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有完整详尽的不同书籍类别划分,使每一类书籍的设计者都能体现其设计的价值。

第四是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的评委,选择对书籍设计具有引领作用和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家,因此最具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的权威性。此次评委选择,更多考虑的是评委的专业水平,兼顾来自不同地区,因此构成本届评委的22人中,专业人士占了20席位。拿终评来说,13个评委里有10个AGI(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成员,正是评审专业性的体现。

站酷网:近几年,中国书籍设计频频出现在国际大赛颁奖典礼上,在您看来,在国际舞台上,书籍设计师该用什么样的设计来展示中国自己的特色?

刘晓翔:每个书籍设计师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创意和魅力就足够了,不需要考虑中国有什么特色,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历史文化里,自然而然会带有这历史文化的印记,这是不需要刻意强调的。

平面设计并不是发端于中国,从古腾堡金属活字到现代平板8色印刷机,这些发明和我们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虚心学习,别被文明的车轮甩掉。怎样在西来的东西中融入我们自己的美学,这应该是集体无意识后的个体追求。

作为一个设计师,我认为需要不断努力改变的是我自己,让自己保持永无止境的学习态度。“在我之上有闪耀星光的天空,在我之内有对我说话的良心”。仰望星空才知道自己渺小,保持良知方能善待万物。对从事书籍设计的设计师来说,给自己建立判断“我”和世界的坐标系非常重要,这个坐标系的横轴是“我”所处的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设计师所思所想所说所做;纵轴,从古腾堡开始的平面设计史。

站酷网:不难发现,很多手工打磨的书常在书籍设计大赛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您认为手工打磨除了可以打破电子印刷的冰冷,还有哪些优势?

刘晓翔:对于工业化制书来说,手工的确会带来视觉的新奇感,也能发挥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的书更接近西方的艺术家制书。

在西方,由于人工成本高昂,设计师不敢轻易尝试在工业化中融入手工,我们现阶段则不同程度地在这样做,这是我们的设计在国际上屡屡获奖的原因之一。但是应该看到,这样的阶段终究还是会过去,除去艺术家制书外,工业化制书才是方向。从“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四十年”展和荷兰、瑞士、德国“最美的书”展中,我清晰地看到了手工制作的一步步退却。在吕老师设计活动最为活跃的时代,他可以做出那么多结合现代印刷的手工善本再造,我们这一代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下一代会有吗?我想不会了。

“荷兰最美的书”在北京SKP RENDEZ-VOUS展/图片提供:SKP RENDEZ-VOUS

将来,没有了手工元素的中国书籍,更应该关注书籍的字里行间,把设计和创意融入有限的页面资源之中,养成依靠工业生产传递美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使用汉字进行创作的设计师们,要研究汉字的特点和排版所能带来的美感,不熟悉不重视自己的文字,是做不好设计的。瑞士的书籍设计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优雅、灵动、美丽和节奏感极强的排版,结合设计师的创意以及工业化的生产,是非常好的书籍设计的范例。

站酷网:对于纸质书的可能性,您做过哪些尝试与探索?有什么经验想跟大家分享?

刘晓翔:我的设计基本都集中在正式出版的书籍上,很抱歉,没有多少可以分享给大家的。当然,我也使用或者说改变过某些早已经有的东西,改变后用在我的设计上,但那只是小打小闹而已。

手工制书《文爱艺爱情诗集》书籍设计:刘晓翔,2017

站酷网:做书一定见过不少奇特的书,给我们讲讲您遇到的“最奇特”的书吧,最轻的、构思最妙的、最惊艳的。可以举例说明。

刘晓翔:最不可思议的书在我的印象里有这样几本,一个是吴勇在1990年代设计的三角形书籍《画魂》,他介绍过这个设计主要在于印张的折叠,通过巧妙折叠做成的书籍,一点都没有浪费纸,因为它不是把矩形硬切为三角形的。到现在我都没有搞明白吴勇这本书是怎么折叠的。另一个是荷兰设计师伊玛·布玛设计的火柴盒大小的作品集,这么小的书,图文阅读却非常舒服。再有就是小马哥橙子的《融》(英文书名:XX),精装书的书脊被从上到下斜切了一刀,这一切不要紧,书籍就由正矩形变成了扭动的X型,极具创意。他们的这本书去年获得了ONESHOW 金铅笔(2017, The ONESHOW, Gold Pencil, New York,Book Design: Xiaomage+Chengzi)。

《画魂》书籍设计:吴勇,1990年代

《Boom》书籍设计:Irma Boom

《融》书籍设计:小马哥 橙子,201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站酷网:现在有哪些新的书籍互动形式?为书籍营造沉浸感,书籍设计师该怎样做?您有什么建议?

刘晓翔:在电子阅读的映衬下,文本回归了它原本具有的属性:不依赖特定载体的传递。这其实就为纸书阅读内容的拓展和互动形式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

并没有一种通用的方式来为书籍营造沉浸感。我想,书籍设计师总是遵从自己内心,把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气质和对书籍的热爱通过设计传递给读者,这大概就是我们书籍设计师该做的吧。另外,无论以何种方式,怎样做,平面设计、书籍设计的根基是建立在文字(设计和排版)之上的,“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 (新约,马太福音7.25)。

站酷网:当下,书籍遭受最大的挑战不是科技电子,而是人们不读书,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刘晓翔:这个问题涉及的面太广了,很难回答。

对待书籍的态度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关系密切。从审美和精致生活的角度,可以对比西方和我们的相同年代的书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博物馆,它陈列了清末民初直到现在还在使用的小学、中学教材,还原了由审美到审丑的过程,展示了一个民族在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审美上的堕落。老教材中尊重阅读的字距和行距,图文的阅读顺序以及空间留白处理,都是成为往事的过去!

对于文本和原创性,我倒是想问问我们的作者、出版人和设计师,我们有多少原创的东西提供给读者,其中,又有多少原创能直抵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超越民族和地域的共鸣?我们何时有用华语创作的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站酷网:作为书籍设计师,您的野心是什么?

刘晓翔:我没什么野心,要说希冀倒是有那么一点点,我很想用几年的时间把辞书的查找效率和阅读美感做出改进,但是,这是不取决于我的,我自己没办法开设出版社。

站酷网:如果时光可以倒退,您最想对哪一年的自己说一句怎样的话?

刘晓翔:我感觉到有一个声音对我说:“去做你该做的吧,记住,这是来自造物者的召唤”。

第九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评选环节已成功落幕,展览将于2018年10月18日在南京举行,敬请期待!

更多书籍设计艺术展详情可点击专题查看。

专访主持:姜雨雯 视觉设计:海边的卡夫卡

嘉宾简介

刘晓翔,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成员,中国出版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 主任,刘晓翔工作室(XXL Studio)艺术总监,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审、首席设计。著有《由一个字到一本书 汉字排版》、《11×16 XXL Studio》。

获奖情况

2010年、2012年、2014年三次获得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奖;2005年 - 2017年,17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奖;2013年获韩国“坡州出版奖·书籍设计奖”(成就奖);2013年(第三届)、2016年(第五届)2次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 ;1999年(第五届)、2004年(第六届)2次获得“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暨评奖”金奖;2017金点设计奖Best of Golden Pin Design Award;2018年Tokyo TDC Annual Awards 2018;2018年纽约ADC 97th Bronze Cubes Awards(铜方块);2018年NY Tdc 64 Best in Show(全场大奖);2018年NY Tdc 64 TDC Communication Design Winners 2018。

站酷网:您初识书籍设计是在一个怎样的年代?那个年代对书籍设计的包容度是怎样的?

刘晓翔:应该是在1996年前后,看了吕宁吴朱《书籍设计四人说》,觉得他们设计的那些书才是“知识应该有的样子”(杭间语)。

其实,那个年代对书籍设计理念的包容度比今天差许多,除了个别人,绝大多数人对书籍设计的认知都是为文本做嫁衣,做装帧嘛。设计师最好不要太有个性,至少,不应该追求个性。

具体到“设计”上,大家都在画封皮,书脊一般不管,封底就完全白着了。

站酷网:从事书籍设计这些年中,您做过的最具突破性的一件事是什么?它为您留下了什么?

刘晓翔:出版《由一个字到一本书 汉字排版》。

我分享了我的设计方法论,在分享中我收获了同行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分享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是对我的帮助和促进。“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新约,约翰福音12.24)。这本书能留下什么我不知道,因为这是我之后的事了。我知道我把我所知道的用抽象的理念和直观的图形表达出来,成为汉字排版和设计的一种方法论。我希望籍此改变汉语书籍的文字排版普遍丑陋的状况,在文字字号层级和页面之间建立逻辑关系,形成一个有机体。有意思的是,这本书是2017年2月写的,也许是因为便宜,当年就出版了。而它的“豪华版”《11×16 XXL Studio》构思和写作是在2015年末2016年初,却在2018年刚刚出版,我都搞不清到底谁先谁后了。其实,先与后没什么问题,两本书一个论述抽象概念,一个是所论述概念的实证,恰好形成我自己的设计方法论和刘氏版面网格系统。这两本书哪个更重要一些呢,显然是《由一个字到一本书 汉字排版》。

《由一个字到一本书 汉字排版》/刘晓翔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ISBN 978-7-04-048570-7

《11×16 XXL Studio》/刘晓翔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ISBN 978-7-5586-0883-4

站酷网:整体书籍设计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您认为它现在已经深入人心了吗?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将这整书设计理念融入自己的设计中的?

刘晓翔:书籍设计概念大约是在1960-70年代之间,由欧洲设计师率先提出的。可惜我们知道它已经是30年之后了。对书籍设计由不知道到深入理解,是吕敬人先生师从日本书籍设计巨匠杉浦康平后,开始“布道”的1990年代后期至今,大约用了20年时间。“装帧”这一民国初期对装订和画封面的舶来称谓,到现在仍然顽固地停留在很多出版人的话语体系及观念里。空间的隔离带来了认知的屏障,破除这一屏障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打破空间障碍和不断否定自己的勇气。前辈们20年的持续推动才有了现在的书籍设计“小”环境,前面的路还很艰难与漫长,我们这代人重任在肩,当不遗余力、力所能及地推动华语出版物设计,使之不断接近国际水准,唤醒读者对纸书的阅读、品味热情,为出版繁荣的到来做好准备。另外我觉得我们要感谢技术的进步,电子阅读器使我们分清了什么是文本,什么是书籍,设计不再是文本的嫁衣,这是“大”环境的改变。“小”与“大”合在一起,映衬出书籍设计是生产力,是书籍设计师基于文本的创造。

受《书籍设计四人说》影响,我接受书籍设计理念比较早,最初的作品似乎是《中国老字号》,这本书其实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它借助的是我在绘画上的功底。我的书籍设计起点是《中国历代美学文库》,2004年得了第六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金奖,吕老师还给我写了评语。

站酷网:您第一次下印厂是什么时候?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与印刷行业打交道,您有哪些心得体会想与大家分享?

刘晓翔:第一次下印厂是1998年,去北京某著名国有印刷厂(已破产)印刷《中国老字号》。跟机打样满意后,领机师傅和负责我这单的业务员,一再强调印刷会和打样绝对一致:“刘先生您就不用大半夜的留在厂里了,静候佳音喽。”结果印出来和烧烤一样了,只能重印!后来,民营印刷逐渐壮大,印刷质量有了飞跃式提高。现在,监印成为我们工作室为客户提供的免费项目了。

在民营企业中有大量的能为客户提供印刷服务的优质公司,我的设计由于都是批量很小的印刷,经常合作的北京雅昌、顺诚(富诚)、深圳国际彩印以及很多擅长精细印装的企业,为我的设计即提供了良好的品质保证,也为我的设计不合理处提供了工艺修改建议,这一点必须感谢他们。其实,在印刷企业里,有些能提供大批量、快速印刷的企业也是非常值得信赖的。

书籍设计师一定要懂印刷,了解印刷、装订的基本知识和工艺流程,才能灵活运用它们,创造出新的视觉效果。书籍设计不仅是电脑里的平面,它更是驾驭材料和工艺的物化过程。

站酷网:恭喜您凭借《姑苏繁华录: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特展作品集》获得了2018 NY TDC 64 Best in Show(全场大奖),由此,您也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华人设计师,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本书?它最精彩的设计点是什么?

刘晓翔:这本书的内容是桃花坞木版年画在苏州美术馆的展览图录,有中英双语图片介绍和展览研讨会纪要。它的设计有两点我比较看重,一个是传统题材设计、出版的当代性;另一个是为内容找到合适的形式:不同尺寸和折叠方式的页面分别承载不同的文本和图像。具体设计细节我在站酷网有文章分享。@《姑苏繁华录: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特展作品集》

《姑苏繁华录: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特展作品集》 书籍设计:XXL Studio,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站酷网:这本书的成书过程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刘晓翔:为了它的出版我不停地在上海人美和北京雅昌之间刷脸,让出版社加点再加点钱,请北京雅昌降点再降点价,甚至以低于成本在印装此书。其实,无论是出版社还是印刷企业以及我们这些书籍设计师,只要大家的目标都是为出版一本好书,终究会走到一起!

站酷网:您在第九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中担任什么职务?主要负责哪些工作?您认为九展对以往各届展览有着怎样的传承与发展?您在策展时最为关注的是哪一点?

刘晓翔:我担当“中国出版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责任重大一些。

但其实本届展览是把推动华语书籍设计进步视为己任的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非常多的同道为它付出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我们的压力主要是担心展览和评奖没有做好,愧对先贤。我个人在其中的作用微乎其微。

九展在奖项设置上基本沿袭传统,但也有改变。改变的目的一是使这个展览和评奖向更高的高度进步,比如设立全场大奖和增加金、银等奖项的含“金”量,争取把行业奖经过几届展的努力,变成华语圈的最顶级奖项之一;二是走出地域和狭隘的行业意识看华语书籍设计,为此,九展引入国际评委,国内评委团也堪称史上最强阵容,为展览和奖项水平做了准备和保障。

其实这些年来,书籍设计师的基本面已经改变了,很多出版社不设立美编,转为向独立设计工作室寻求合作,由此带来了华语书籍设计的新高度和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全新风貌。

评奖的公平与公正,我想这不仅是比赛全体参与者甚至是整个华语设计圈最关心的,也是我们作为组织者最关心的。形式上的平均主义会导致实质上的不公平。但是改变又决非能够一蹴而就,它即需要出版社美编和独立设计工作室的共同和逐渐地认可,也需要我们这些组织者拿出极大的勇气。拿金、银、铜奖的数量设置来说,我们就考虑到必须增加金奖、银奖的含金量,在行业里甚至平面设计领域树立起我们的品牌(我个人认为现在的金奖数量还是偏多了)。同时增加铜奖数量,给更多的设计师以信心。

怎样在现有环境条件下尽量做到公平公正,是我们必须直面和逐步解决的问题。九展的评委是华语书籍设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缺席,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参赛作品的品质。但是,做为评委不能即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这是原则问题,没有商量的余地。

这次评选的承办方是南京出版集团,按惯例,集团老总会出任终评委。令我十分感动的是项晓宁先生对我说:“刘老师,艺委会请我做评委是对我们承办方的尊重,但是我不是专业人士,我为评委们服务,但我不投票”。他为我们以后的展览和评奖开了一个好头,树立起了榜样。

站酷网:在您看来,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晓翔:第一就是这个展览是对五年来书籍设计作品的总检阅。参赛作品中,既有世界上各大平面设计奖项的获奖作品,比如ADC、TDC、D&AD、TokyoTDC等,也有“世界最美的书”、“中国最美的书”的获奖作品。这些作品能参加第九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的评选并争取获得奖项,本身就说明了这个展览和评奖在出版人、书籍设计师心目中的位置。

第二是参评作品的件数,自六展以来屡破纪录,今年的九展收件已经达到了3108件(一件有可能是多本的)!我们来看看“世界最美的书”,它每年的件数不超过600,虽然它的送评书籍都是各国的“最美的书”。“中国最美的书”,每年不超过400件。

第三是分类详尽明晰。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有完整详尽的不同书籍类别划分,使每一类书籍的设计者都能体现其设计的价值。

第四是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的评委,选择对书籍设计具有引领作用和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家,因此最具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的权威性。此次评委选择,更多考虑的是评委的专业水平,兼顾来自不同地区,因此构成本届评委的22人中,专业人士占了20席位。拿终评来说,13个评委里有10个AGI(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成员,正是评审专业性的体现。

站酷网:近几年,中国书籍设计频频出现在国际大赛颁奖典礼上,在您看来,在国际舞台上,书籍设计师该用什么样的设计来展示中国自己的特色?

刘晓翔:每个书籍设计师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创意和魅力就足够了,不需要考虑中国有什么特色,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历史文化里,自然而然会带有这历史文化的印记,这是不需要刻意强调的。

平面设计并不是发端于中国,从古腾堡金属活字到现代平板8色印刷机,这些发明和我们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虚心学习,别被文明的车轮甩掉。怎样在西来的东西中融入我们自己的美学,这应该是集体无意识后的个体追求。

作为一个设计师,我认为需要不断努力改变的是我自己,让自己保持永无止境的学习态度。“在我之上有闪耀星光的天空,在我之内有对我说话的良心”。仰望星空才知道自己渺小,保持良知方能善待万物。对从事书籍设计的设计师来说,给自己建立判断“我”和世界的坐标系非常重要,这个坐标系的横轴是“我”所处的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设计师所思所想所说所做;纵轴,从古腾堡开始的平面设计史。

站酷网:不难发现,很多手工打磨的书常在书籍设计大赛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您认为手工打磨除了可以打破电子印刷的冰冷,还有哪些优势?

刘晓翔:对于工业化制书来说,手工的确会带来视觉的新奇感,也能发挥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的书更接近西方的艺术家制书。

在西方,由于人工成本高昂,设计师不敢轻易尝试在工业化中融入手工,我们现阶段则不同程度地在这样做,这是我们的设计在国际上屡屡获奖的原因之一。但是应该看到,这样的阶段终究还是会过去,除去艺术家制书外,工业化制书才是方向。从“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四十年”展和荷兰、瑞士、德国“最美的书”展中,我清晰地看到了手工制作的一步步退却。在吕老师设计活动最为活跃的时代,他可以做出那么多结合现代印刷的手工善本再造,我们这一代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下一代会有吗?我想不会了。

“荷兰最美的书”在北京SKP RENDEZ-VOUS展/图片提供:SKP RENDEZ-VOUS

将来,没有了手工元素的中国书籍,更应该关注书籍的字里行间,把设计和创意融入有限的页面资源之中,养成依靠工业生产传递美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使用汉字进行创作的设计师们,要研究汉字的特点和排版所能带来的美感,不熟悉不重视自己的文字,是做不好设计的。瑞士的书籍设计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优雅、灵动、美丽和节奏感极强的排版,结合设计师的创意以及工业化的生产,是非常好的书籍设计的范例。

站酷网:对于纸质书的可能性,您做过哪些尝试与探索?有什么经验想跟大家分享?

刘晓翔:我的设计基本都集中在正式出版的书籍上,很抱歉,没有多少可以分享给大家的。当然,我也使用或者说改变过某些早已经有的东西,改变后用在我的设计上,但那只是小打小闹而已。

手工制书《文爱艺爱情诗集》书籍设计:刘晓翔,2017

站酷网:做书一定见过不少奇特的书,给我们讲讲您遇到的“最奇特”的书吧,最轻的、构思最妙的、最惊艳的。可以举例说明。

刘晓翔:最不可思议的书在我的印象里有这样几本,一个是吴勇在1990年代设计的三角形书籍《画魂》,他介绍过这个设计主要在于印张的折叠,通过巧妙折叠做成的书籍,一点都没有浪费纸,因为它不是把矩形硬切为三角形的。到现在我都没有搞明白吴勇这本书是怎么折叠的。另一个是荷兰设计师伊玛·布玛设计的火柴盒大小的作品集,这么小的书,图文阅读却非常舒服。再有就是小马哥橙子的《融》(英文书名:XX),精装书的书脊被从上到下斜切了一刀,这一切不要紧,书籍就由正矩形变成了扭动的X型,极具创意。他们的这本书去年获得了ONESHOW 金铅笔(2017, The ONESHOW, Gold Pencil, New York,Book Design: Xiaomage+Chengzi)。

《画魂》书籍设计:吴勇,1990年代

站酷网:现在有哪些新的书籍互动形式?为书籍营造沉浸感,书籍设计师该怎样做?您有什么建议?

刘晓翔:在电子阅读的映衬下,文本回归了它原本具有的属性:不依赖特定载体的传递。这其实就为纸书阅读内容的拓展和互动形式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

并没有一种通用的方式来为书籍营造沉浸感。我想,书籍设计师总是遵从自己内心,把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气质和对书籍的热爱通过设计传递给读者,这大概就是我们书籍设计师该做的吧。另外,无论以何种方式,怎样做,平面设计、书籍设计的根基是建立在文字(设计和排版)之上的,“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 (新约,马太福音7.25)。

站酷网:当下,书籍遭受最大的挑战不是科技电子,而是人们不读书,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刘晓翔:这个问题涉及的面太广了,很难回答。

对待书籍的态度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关系密切。从审美和精致生活的角度,可以对比西方和我们的相同年代的书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博物馆,它陈列了清末民初直到现在还在使用的小学、中学教材,还原了由审美到审丑的过程,展示了一个民族在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审美上的堕落。老教材中尊重阅读的字距和行距,图文的阅读顺序以及空间留白处理,都是成为往事的过去!

对于文本和原创性,我倒是想问问我们的作者、出版人和设计师,我们有多少原创的东西提供给读者,其中,又有多少原创能直抵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超越民族和地域的共鸣?我们何时有用华语创作的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站酷网:作为书籍设计师,您的野心是什么?

刘晓翔:我没什么野心,要说希冀倒是有那么一点点,我很想用几年的时间把辞书的查找效率和阅读美感做出改进,但是,这是不取决于我的,我自己没办法开设出版社。

站酷网:如果时光可以倒退,您最想对哪一年的自己说一句怎样的话?

刘晓翔:我感觉到有一个声音对我说:“去做你该做的吧,记住,这是来自造物者的召唤”。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