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社会生活需求,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潘鲁生院长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汇报会上的报告

2007-12-24

   根据设计艺术的学科属性,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在学科、专业设置的基础上,整合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构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学科专业课程为基础、以具体教学环节为手段、以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一、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是教学体系确立与发展的前提。为了培养设计人才的必备素质,学校全面构建以艺术学科为主体,文学、工学相关专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学科布局,重点发展设计艺术学科。强化艺术学科的主体地位,“设计艺术学”、“艺术学”已建成山东省重点学科,“艺术设计专业”已成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山东省政府还在我校设立了设计艺术学“泰山学者”岗位。同时,学校注重学科互补,不断加强文学、工学等相关专业的建设,构建相互依托的交叉学科体系。就此,学校突破单一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将专业向人文、工学延伸。在教学改革中,学校将原有的广告学向广告策划、艺术传播学方向延伸,增强人文学科的内涵;工业设计等专业招生时文理兼收,依据专业方向的不同,授予文学或工学学位,专业整体布局,向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方向稳步发展。同时,学校积极与综合大学、专业院校,开展合作办学,促进优势互补。2004年以来,先后与山东大学、山东经济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本科访学制度,增加了经济学、管理学、机械学、材料学等方面的课程,拓宽了设计人才培养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一体两翼”的学科专业布局中,我们着眼于社会需求,进一步加强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联系。依据教育部要求,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必须考虑社会需求和区域特点,加强本科教学的应用性。就此我们积极拓展专业面向,培养社会急需的设计师。学校现有的本科专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密切相关。我们不仅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对接,而且重视边缘学科和新兴专业领域,引领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向。
   近年来,学校立足设计艺术教育的前沿领域,与一些国外知名院校开展教学合作项目,与英国斯坦福郡大学合作设置“设计管理”本科专业方向;着眼于“生态设计”的发展趋势,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合作开展“生态设计”相关课程,将国际上先进的设计理念引入教学环节,拓展了学生的前沿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整合能力、设计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在课程结构上,学校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原则,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学,加大跨专业选课的力度,增加人文理论课程的比例。各教学单位都面向全校学生,推出自己的重点课程作为选修课。同时,学校不断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尤其重视发掘传统艺术资源,提升传统文化软实力,开展民间艺术教学与研究,形成了特色品牌课程。在总体上,建设了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专业课程体系。
   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根据培养目标、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把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践教学、课题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三个层次,形成了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具体实践教学环节上,我们采取了项目教学、工作室教学、假期课堂等多种形式。同时,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承担重要设计任务。
   具体而言,结合实践教学需要,我们率先倡导设立“假期课堂”,增加假期的社会实践内容,强化自主性、实践性、体验性的学习,并针对不同年级的情况、不同专业的特点,统筹安排,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得到锻炼,实现了对课堂基础教学的有益补充。同时,我们重视加强校外实习。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深入生产实际的锻炼机会;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积极拓展服务面向,避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近年来,学校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山东省内,建设了25个校外实习基地,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怡景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山东电视台、山东美术出版社等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极大地促进了实践教学的开展,促进了师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进了教学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我们认为,培养设计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参与生产实践的能力,更要培养他们服务文化建设的能力。近年来,我校通过主持制定《广告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等国家科研项目,通过组织“平安山东”招贴设计大展、“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形象设计、“齐鲁国际摄影周”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项目教学,发挥专业优势,以设计引领生活,以设计服务大众。
   实践证明,项目教学、工作室教学等一系列实践教学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近年来,我们的毕业设计,一直以“设计.生活”为主题,让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社会,毕业作品社会采用率,平均保持在26%左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常抓不懈。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教师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和优化。
   学校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举措。邀请国外专家教授,来校开展教学活动;聘请国内著名设计师、工艺美术大师、设计管理者担任课程教师。同时,学校不断选派青年教师,赴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韩国等高校研修,鼓励青年教师定期到兄弟院校访学交流,开展教研活动,有效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同时,基于实践教学的需要,学校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队伍。从整体上,完善了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力保障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学校按照“合理布局、优化配置、保证教学”的总体要求,在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坚持向教学倾斜。目前,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完善、教学经费充足,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办学空间,建成启用长清新校区,在校舍、实验室、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校园网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学校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了综合实验中心、特种工艺实验中心、数字艺术与传媒实验中心,建设了动画综合实验室、陶瓷工艺实验室、包装技术实验室等33个专业实验室,切实保障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同时,学校加大校园网络建设力度,积极发挥网络服务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学管理实现了网络化,图书信息、课程资源,实现了网上资源共享,校园网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平台,也成为设计教育资源的交流平台。
   此外,学校还拥有“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研发基地”、浪潮集团“网络游戏研发中心”等一系列产学研结合的教学实习基地,有力地加强了教学与产业发展的联系,明显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水平。
   五、健全管理评价机制,促进实践教学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和教学规章制度建设,形成了由学校分管教学领导、教务处、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和教学秘书组成的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强,管理水平高,积极开展教学管理的研究,探索健全设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多年来,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把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作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按照教育部对高校教学管理的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标准,坚持将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相结合,完善了教学督导、教学检查、学生评教、年度考核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切实保障了实践教学的健康发展。
   从总体上看,学校探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三年,我校学生在全国竞赛中,获奖12项,在省级竞赛中获奖227项;并先后有81件优秀设计毕业作品获得国家专利;在“第十届全国美展”中,有4件学生作品获奖;毕业生连续三年被团省委表彰为“高校毕业生十大成功创业者”。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专业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反映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科学合理,培养方案措施到位,实践教学成绩显著。
   学校在发展中创新,在实践中进取。建校以来,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设计人才,毕业生中涌现了一批海内外知名的大学教授、一批知名的设计师,他们有的参与奥运项目设计,有的承担国家重点设计项目,有的荣获全国美展金奖,有的创造了社会知名品牌。他们践行设计创新理念,引领设计前沿,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学校的荣耀和骄傲。

上一条:评估专家考察学生食堂与学生共进午餐

下一条:评估专家李森教授考察我校教师授课情况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近期热点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