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奏响团结强音,激扬奋进力量。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我校师生热切关注两会盛况,通过多种形式收听收看,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纷纷表示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接续奋斗,奋力书写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建设的精彩篇章。
党委书记 王晓娟:2025年全国两会是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化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全面总结了2024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绩,擘画了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彰显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文化创新高地,学校将深入贯彻两会精神,持续锚定“为人民而设计”的初心,主动融入发展大局,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与艺术设计深度融合,重塑创意生产模式,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努力为国家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未来竞争力的卓越人才,为教育、科技、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山工艺智慧,要以昂扬姿态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艺术设计大学建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院长 董占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领域尤为关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高素质人才”,作为高等艺术院校,要牢牢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任务,坚定不移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加强前瞻谋划,下好“先手棋”,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入推进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科研、创作的汇聚优势,扎根中国大地、立足山东本土,创新育人模式、科研范式、治理方式,积极融入人工智能数字化新赛道,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不断塑造学校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争取在未来发展和激烈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贡献度,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彰显担当作为,走出一条特色化、内涵式的山工艺高质量发展之路。
党委副书记 韩世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与责任。作为目前国内独立设置的公办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设计类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要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不断完善“思政+设计”双融共育机制与“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切实将全国两会精神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奋力开创新时代高水平艺术与设计大学建设新局面,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山东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副院长 张艳霞:2025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举世瞩目、意义重大。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24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果,精练务实、催人奋进。这份成绩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更坚定了我们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上,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将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投身大局,为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积极建言资政。学校也将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坚持“以特色求发展”“为人民而设计”,聚焦“设计赋能”“文化‘两创’”“人工智能时代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等,持续强化“设计师的摇篮”品牌,以更高站位和更实举措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教务处处长 顾群业:全国教育大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擘画的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鼓舞人心。我校深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设计学稳居全国前十,4个A+专业领跑省属高校,学生斩获全国性学科竞赛决赛奖47项、省级奖163项,彰显服务教育强国的担当。面向未来,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锚定《纲要》目标,奋力书写三篇答卷:一答“创新卷”,深化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升级“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培育数字时代领军人才;二答“使命卷”,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化职普融通、专本贯通培养模式;三答“担当卷”,发挥设计专业优势讲好中国故事,深化校地协同,赋能黄河战略、乡村振兴。
团委书记 杜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刻总结了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应对风险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增长的成就,并擘画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令人倍感振奋。特别是关于教育、人才和创新的论述,为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担负着全心全意为青年服务、引领青年重任的高校共青团,我们将积极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主动融入学校大思政体系,用“青言青语”为新时代学子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国故事,同时讲好山工艺故事。我们将巩固和推进共青团改革成果,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第二课堂”等平台,不断磨炼和提升青年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团结带领山工艺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强省建设中挺膺担当,贡献青春力量。
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 林波: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围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等关键工作,提出了明确且具体的要求。作为艺术设计类院校,我们肩负着艺术设计人才培育、文化创意与传承创新,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光荣使命与历史责任。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践行科教兴国战略,紧密贴合行业产业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的赋能作用,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变革授课模式上积极主动作为,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动态适配,切实培养出高质量、适应时代发展的艺术设计人才。
历下区人大代表、应用设计学院副院长 薛坤:2025年全国两会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奋进方向。科技创新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意义重大,作为设计院校的一名教师,我深切感受到设计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学科交叉创新已成为设计教育改革的核心驱动力。在产教融合实践中,我们尝试构建“设计+科技”的双向赋能模式,通过实践教学打破传统课堂边界,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锤炼设计思维与工程思维;在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中,我们将与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将企业真实研发需求转化为教学案例,系统推进“技术研发-产品转化-场景创新”的全链条实践,实现设计教育链与产业链在新技术落地、新业态培育中的深度融合。
图像艺术研究所教师 刘琨:看完两会开幕,备受鼓舞。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诸多挑战,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并在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AI大模型等科技领域展现出越发令人欢欣鼓舞的竞争力。这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作为一名艺术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认真领会报告,我认为下一阶段人工智能与教育数字化战略将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核心竞争力。前不久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支持人文社科、艺术体育等高校差异化发展,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对此,下一步,我们必须要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这一工具服务于教研工作,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质能力,努力应对人工智能引起的艺术生产变革对教育提出的挑战,有效应对产业需求及其变化。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现代手工艺术学院辅导员 田媛: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全国两会在这一关键节点胜利召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进一步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立足岗位职责,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心、用情、用力、用功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引导青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之中,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推动全国两会精神落实见效。
人文艺术学院2023级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生 王碧楠:伟大成就振奋人心,时代号角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新时代研究生,我深刻感受到2025年全国两会释放出的教育强国建设与青年使命的同频共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的印发,为教育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纲要中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与我们研究生的学习成长紧密相关。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我们渴望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创作中不断取得突破,两会传递出的教育改革信号,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要积极响应号召,深刻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学术创新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产教融合青岛基地学生会执行主席、工业设计学院2022级本科生 张雯翀: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时刻关注着会议动态,认真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关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让我看到了国家为我们铺设的广阔道路和美好前景,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青年成长的关怀。在担任团支书期间,我组织团支部开展“两会精神青年说”专题学习,带领同学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以行动践行科教兴国使命。展望2025年,我将牢记“请党放心”的青春誓言,用青年视角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作为团学骨干,更要当好桥梁纽带,在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中带领同学们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教育强国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组稿:党委宣传部;编审:王伟杰;复审:石龙潭;终审: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