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午,由工业设计学院主办的教育部“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成果汇报展览在长清校区开幕。学校领导王晓娟、董占军、韩世春、韩文涛、弭友海莅临现场指导。
校领导听取了关于虚拟教研室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与汇报,深入了解教育部“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三年的建设工作,并与参与教师详细了解虚拟教研室的成员构成、研讨会议、工作坊活动等。

在展览现场,王晓娟对虚拟教研室三年的工作成果给予肯定,并指出下一步虚拟教研室要持续深化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要求的各项指标,不断探索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
董占军指出,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跨校合作与交流,推进产品设计专业在教研模式、教学资源开放与跨域协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扩大虚拟教研室的影响力。

据悉,目前“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首批入驻高校涵盖了全国“产品设计国家一流专业”93%的建设点,“工业设计国家一流专业”87%的建设点。虚拟教研室三年的时间里,结合时下热点话题,累计举办了近40场讲座,并有针对性地组织虚拟教研室的30余位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企业管理者围绕研讨会的主题进行研讨,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1500余名师生参加主题研讨会。同时,联合武汉大学、鲁迅美术学院、西华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英国曼切斯特城市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以及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国体智慧体育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有限公司和东莞玩具产业集群等,围绕企业需求,开设五期线上线下工作坊。其中,国际联合工作坊系列活动依托于中外联合课程《产品系统优化设计》,邀请不同设计领域的外籍专家采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授课,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来讨论人工智能产品设计。
(供稿:工业设计学院;作者:郑依;编审:王伟杰;终审:孙磊、张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