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真实定格老房子
——访三联出版社特约编辑李玉祥
编者按:李玉祥,三联书店特约编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经典》杂志学术顾问,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民间文化保护学者。2012年6月5日,“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举办,围绕古村落保护相关议题记者采访了李玉祥先生。
记者:你经常将镜头定格在那些濒危的老房子上,这是出于什么样的思考?
李玉祥: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就开始关注这些老房子。我所关注的老房子是指没有受过保护的那部分,它们与受到保护的那部分是截然不同。受到文物保护的房子只要没有人为破坏都能继续存在下去,而那些我们祖祖辈辈居住的普通住宅因为不受保护,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破坏非常严重,等我们察觉到老房子的价值时,老房子已经因为种种原因濒临消失。所以我们现在关注的是没有受到保护的老房子,这些老房子凝聚了老百姓的智慧。
记者:在拍摄的过程中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李玉祥:震撼!古村落是我们民族历史记忆的“根”。中国各地的村落建筑千姿百态,都是顺应当地的自然、地理、人文的关系,经过多少年积淀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如今大多数老房子无人居住且杂草丛生,进入濒临消失的状态,这个现象的严重性令人震撼。
记者:现在农村都在拆旧盖新,农村的老房子被拆除,整个村落呈现“千村一面”的现象。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呢?
李玉祥:这是非常可怕的,这恰巧是现代化所付出的代价。大多数城市包括农村都在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就使得我们丢失了很多本身所具有的特色,导致每个地方的建筑都千篇一律。现在到中国的土地上去识别某一个地方的特色已经很难,所以人们越来越有一种迷失感。假如我们去某个地方访问一位朋友,要准确地找到目的地往往很费周折。不像过去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样才有意思。
记者:我们该如何去保护老房子?
李玉祥:我们的能力有限,我们并非决策者,也并非左右形势发展的官员,摄影工作者只能用手中的武器——相机以拍摄的方式去记录真实的状况。过去我们通过出版老房子摄影书籍来呼吁人们关注并保护老房子,已经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有不少老房子受到了保护。譬如徽州古村落、开平碉楼等摄影图书的出版,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即使这样,仍然是毁的比保护的多。在这方面,我们自身的能力太有限了,所能做的就是把它们真实的记录下来。
记者:现代生活对老房子的影响也很大,如何看待老房子和现代生活两者的关系?
李玉祥:我觉得老房子肯定不适应现代生活,老房子的格局、环境等是按那个时代的要求来设计的。老房子的采光、卫生等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要求,现代人住着也很不舒适。我们所谓的保护老房子并不是要全部都去保护,要保护是那些真正有价值、有代表性的房子。老房子若不经过现代化的改造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就绝不会适合现代人居住。我们经常去很多地方拍摄老房子,也了解到居住在老房子中老百姓生活的艰苦,他们现在居住的房子已经和过去的老房子不一样。譬如北京四合院,一个院子住着一户人家,长幼有序,长辈、晚辈、佣人的房间都有明确的规定,有一定的格局,居住其中也比较舒服,而现在四合院成了大杂院,由原来住一户人家增加至十几户,这肯定不舒服。
记者:当前对老房子的保护现状是怎样的?
李玉祥:保护现状很不好。很多开发商打着保护的旗号,对有价值的老房子进行商业开发,最终的结果便是破坏了老房子原有的精神,显得不伦不类。另外还有一种现象是,有的地方把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老房子拆掉去建造仿古建筑,这些建筑除了具备商业价值,在文化上是没有多大价值的。
记者:目前,很多古村落发展了旅游业,但是并非所有老房子都适合发展旅游业,不适合的这一部分应如何发展呢?
李玉祥:这就需要对老房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让它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巴黎、罗马的老房子外观并没有改造,还是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的建筑风格,室内却已经安装了抽水马桶、空调等现代生活设施,所以在里面居住感觉很舒适。每个地方都有其地域性的特色,这种特色折射在老房子的方方面面,譬如房子的艺术形式、装饰特色、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等,都蕴含了一种“天人合一”的造物理念。对老房子进行现代化的改造的前提是要留住其特色,并非全部拆除去建造一些仿造的建筑。
记者:有哪些成功的案例?
李玉祥:譬如发展旅游业的周庄、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