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关于2014届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的指导意见


关于2014届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的指导意见

各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创作)和毕业论文是完成高等教育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随着各教学单位毕业设计(创作)课程的相继展开,为保证毕业设计(创作)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院长办公会审议,特对2014届本科毕业设计(创作)和毕业论文的有关工作做如下要求:
一、毕业设计(创作)应紧密结合学校名校工程建设,充分体现本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各学院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及指导教师,应根据名校工程专业建设方案的论证定位,结合专业发展思路,认真研究如何在毕业设计(创作)工作中充分体现各自办学特色,防止出现“两张皮”情况。
二、2014届毕业展仍以“设计艺术博览会”的形式集体办展,展览地点初步定在山东省美术馆。作品内容以概念设计和社会实践课题为主。概念设计课题要侧重作品的创意性、前卫性和实验性;社会实践课题要注重对接社会实际项目,突出作品的功能和美学特点,突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参展参赛能力的培养。鼓励社会项目进课题或者带着课题进企业。主动帮助学生掌握国际、国家级各种赛事展览的准入要求,鼓励毕业设计(创作)作品“以赛带训”、“以展带创”。
三、毕业设计(创作)作品应充分展示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在坚持实践教学,培养创新型应用设计人才的同时,坚守根本,重视民间艺术研究、教学与设计转化,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要求每个学院在毕业设计(创作)选题中,根据各自专业特点,至少保证每个专业有1-2个“面向基层农村”、“面向小城镇建设”、“面向传统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的实际课题。学校要拿出专门经费,鼓励支持此类课题或项目的落地实施。
四、突出艺术创作语言的实验性和多元化。毕业设计(创作)应对当下新材料、新工艺、新观点、新业态以及一系列文化问题,敢于思考,勇于尝试和探索,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凸显特色,增强作品的创意、创新能力。
五、整合全校教学资源,将毕业设计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管理体系中,以“课题或项目”为核心,打通专业上下游,倡导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跨校、跨学院、跨专业开展课题或项目合作,提高来自不同知识背景学生的协同创作能力和水平,尽量避免出现“专业同质化”和“作品趋同化”现象。
六、毕业设计(创作)应充分发挥学校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的作用,将企业的高端设备、技术、商业经验等引入教学,盘活各种资源,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平台出成果。围绕课题或项目,主动与企业开展共同研究和实际操作,加强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转让,扩大知识外溢的范围和程度,提高设计创新的生产力转化水平。
七、鼓励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专业,如服装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摄影、首饰(方向)等,在保证整体办展的基础上,融入城市文化空间(如城市综合体、商业机构等)办展览,加强与社会的交流,提高设计引领时尚、服务社会生活的能力。
八、毕业论文选题和写作要结合专业特点、团队分工和个人研究兴趣进行。同一个课题的团队成员,要依据设计规律,从整体系统中寻找不同的切入点展开(如前期调研、设计观念和创意、设计实践过程、材料、结构、工艺、产品的包装与推广等),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设计流程说明。毕业论文的形式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研究兴趣灵活多样,如调查报告、学术论文、毕业设计报告、人物传记、商业可行性报告等。各学院要根据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完善毕业论文的形式、写作规范和评价体系,注重过程,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九、要高度重视毕业答辩环节,严格按照《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创作)、毕业论文答辩程序及实施办法》的要求,从答辩委员会成员构成、职称层次、答辩程序等方面维护毕业答辩环节的严肃性和仪式感。在答辩委员会成员构成中,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活跃在行业第一线的专家、学者应占有一定比例。
各教学单位、各教研室务必高度重视毕业设计(创作)和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加强指导、规范管理,努力做出特色,保证和提高2014届本科毕业设计(创作)和毕业论文的质量。

教务处
2013年10月28日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