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同大学访学分享(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

2016-05-12

 

台湾大同大学访学心得一

——2013级工业设计学院  蔡茂振

 

    2015年9月,我借着学校交流的机会,抵达台北。台北有种古朴且亲切的味道,之所以古朴,是因为这么大的都市却保留这很多古老的建筑;之所以亲切,是因为家乡和台湾就一海之隔,拥有一样的建筑风格,一样的语言,感觉就像在家乡一般。
    我们一下飞机就见到了前来迎接的大同大学的老师和志愿者,他们的嘘寒问暖,让我们备感亲切。同学们和我一样,都对台北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很期待在台湾展开自己有趣的半年交流时光。
    起初,我们最怕的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会对我们有偏见,但是当接触到指导老师时,我们放下了包袱。我们工业设计学院的陆生指导老师是李福源教授,李福源老师对我们说:“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我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带你们学会更多的东西。”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感受到了老师对我们的承诺,每次上课,老师都能让我们感受、体验到不一样的东西。在我们看来,李老师有着教不完的知识,他每次备课都准备最新的设计作品,一一地详细给我们点评,并在课堂上给我们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践。
    还有另外一位很负责人的老师就是翁瑞津老师,他是必修产品开发陆生的指导老师,这位老师同样对陆生很负责任。在产开课初期,老师指导我们小组的作品《微光》晋级了台湾康宁“创星家”的复赛,当时进入复赛的有三十支队伍,其中陆生队有两支,我们对复赛一筹莫展,翁老师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就给我们做出一个精美的PPT,还特意召集我们开会,给我们辅导复赛,让我们所有组员都很感动,也让我们最后有机会进入了决赛,并成为前十强。尽管已经过去了小半年,但是只要一看到证书,就能想起翁老师,想起他对我们那么照顾,真的感谢。
    当然,在台湾除了学习,我还结交到很多朋友,不单单是台湾本地的同学,还有来自江南大学、无锡大学、济南大学、泉州华侨大学、厦门理工等等学校的一同来台交流的同学。这是一种不同的体验,感觉就是一种缘分,把这些天南地北学校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学习,我们一起熬夜做作业,一起交流学习,一起到处游玩,相互照顾。最后分离时,大家挥手落泪,直到现在,大家依旧保持联系,时常在网上交流学习。
    在台湾的经历很特别,有很多感动,也有很多无奈。我们时常看到台湾电视节目里播出抹黑大陆的新闻,在和台湾年轻人交流的时候,也感受到他们对大陆有很多误解,从小接受的“去中化”教育深深扎根在他们的脑中。曾经有一个同学对我说,台湾的机场在东边,因为大陆的导弹飞不过阿里山脉......我们很多陆生都会耐心的跟他们讲大陆目前的发展和进步,让很多台湾同学很好奇,很想亲自来大陆瞧一瞧。我们真心希望他们能来看看和他们教科书上讲的完全不一样的大陆。
    总而言之,在台湾的经历对我来说是美好的,虽然有些许插曲,但让我见识到了不一样的教育模式,见识到了世界设计之都——台北文创业的发达,我认为台湾值得那些有意向前往学习交流的同学去看看。希望两岸同胞能相互团结,一起完成祖国的伟大复兴!

 

台湾大同大学访学心得二

——2013级工业设计学院 刘雨晴 


    去年九月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来到台湾。
    下飞机后我的第一感觉是:古朴。这里没有北京的拥挤,上海的匆促,香港的奢华,在我的理解里,台北是陈香的,保留着许多日居时代的平房,还有早期的中国风建筑。这里摩天大楼很少,马路并不很宽,两旁停满了机车,一路总可以看见色彩浓烈的广告牌,所有的字体都是繁体字,记忆中仿佛存储着很多类似的影像,属于早期殖民地特有的影像。台北的国际化体现在捷运、路牌、厕所等公共设施中多国文字的注释和清晰的标示,马路上随处可见或旅游或常驻的外籍朋友,但是却罕有人问路。这里没有喧闹的浮躁,没有泡沫文化的影响,为数可观的博物馆、展览馆和美术馆随时都有免费展出,展演的内容丰富多彩,中外兼备,这对于学习设计的我来说如获珍宝,这也许正是台北既能积淀文化,又能海纳百川的重要原因。 
    原本以为大同大学是在偏僻的郊野,没想到正好在台北的市中心,生活便利,出行便捷。学校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很热情,在生活和学习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帮助。在教学方面,大同有自己的特色,专业课程的培养与大陆有明显的不同,注重动手技能,设计构想都要求作出最后的实物。这对于陆生的实践能力是很大的挑战。
    我来台湾的主要目的是交流学习,在这边我体验到了台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体会到了两岸的不同,并且也在新的教学环境下认识到了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和差距。新的认识、新的感悟、新的理解,这些是我对这四个月交换学习生活的最好总结。首先,我感到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其次,我学习到的一些好的先进的东西也可以带回去分享给别人。开放的思想,重视实践和创新的氛围等等,这些是大陆应该学习和借鉴的最宝贵的地方。学习之余我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很多活动,从中我不仅交到了很多朋友,而且锻炼了自己的能力;闲暇之余走进社会,又体验到了台湾社会与大陆社会的很大不同,两岸社会制度根本上的不同也造成了各个方面的差异。台湾社会的一些好的方面,比如说国民素质,道路交通,城市建设,民生医疗等等,这些都是值得大陆学习和借鉴的。
    来台湾四个月是非常难得的机会,玩遍台湾当然是我的梦想。在这几个月里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走出台北,到台湾别的县市去观光,也有很多的收获和快乐。这几个月里,我去了九份、淡水、基隆、野柳、宜兰、花莲、台东、垦丁、高雄等等,体验到这些地方的风土人情,南北部的差异,更好的理解了台湾的海洋文化和民族文化,收获到的不仅是快乐,更多的是认识和体验。
    初到台湾那天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分别之际,最多的就是舍不得,舍不得这里的一切。在这里,人人都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连空气都是自由的;在这里,可以和校长一同共进午餐,可以和老师通宵话聊,可以在半夜和同学去看日出,可以和小吃店老板热情攀谈,可以跟猫猫狗狗扔飞碟。在这片土地上,与我过去的经历完全不同,这里更平等,更有爱心;在这里,能看到不同的人,他们年岁相仿阅历却大不相同,让你想要伸出双手,去触摸他们的世界;在这里,垃圾有它自己该去的地方,粮食几乎没有被浪费,道路干净,环境保护意识强烈;在这里,民风朴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结合;在这里,有垦丁的大海,有合欢山的繁星,有九份的夜景,有野柳的女王头,自然风景被保存的很完整;在这里,依旧用着繁体字,念着三字经,延续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
    希望将来还有机会再造访宝岛台湾,可以怀着一种更加成熟和历练过的心情回到大同。无论是继续学习深造,交流访问,还是观光旅游,我相信,这片给我留下美丽回忆的地方,一定会再相逢!

 

台湾大同大学觉访学心得三

——2013级视传达设计学院 刘思敏


    一学期的交流学习结束了,在台湾的半年时间里,有欢笑,有汗水,在苦甜交织的时间里,我收获良多,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感受到了台湾和大陆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刚去台湾时,我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在一个从未到过的地方生活半年让我非常兴奋,同时也非常忐忑。兴奋是因为要接触新鲜的人和事,要感受不同的生活学习氛围;忐忑的是因为要面对一个陌生而且完全不了解的环境,不知道如何很好地融入进去。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我到达了台湾。
    一下飞机我们就看到了接机的老师们,他们和蔼可亲,非常平易近人,这让我忐忑的心瞬间放松了很多。学校专门找了接送我们的大巴,在大巴上我们全都好奇的打量着周围的环境:车内的环境可爱而舒适,车外的天格外的蓝,空气非常清新,我看到了一个干净没有污染的城市。让我们意外的是,台湾的建筑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富丽堂皇,反倒是比较陈旧。所有建筑并不高,颜色也并不鲜艳,感觉不像一个城市,而像一个村落。
    大同大学是一所充满民国气息的学校。校园并不是太大,但是校园里充满了热带植物,最有感觉的就是高大的椰子树,它们都有四五层楼高,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在校园里转了一圈,看到了挂满果实的杨桃树,粗壮挺拔的芭蕉和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植物。学校里既有大学生也有穿着校服充满活力的高中生。足球场、篮球场、体育馆、网球场、排球场、纪念馆,校园虽然不大但是每一处都有欢声笑语。校园里别致的建筑和翠绿的植物也吸引了大批的新婚燕尔来到这里拍摄婚纱照,每天少说也有三四对,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
    大同大学校园空间并不是很大,住宿区在学校对面。我们都被宿舍楼完备的设施所感动:每间宿舍都必备空调,每个楼道里都有独立的沐浴间、饮水机、洗衣机和烘干机,一楼的自习室、会客室、自动贩售机以及地下的台球厅,每一处都为学生费尽了心思,令人感动。
    因为我们比开学提前几天抵达了学校,距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老师带我们到九份、淡水、莺歌、花博、神农等景点,以及一些博物馆、展览馆等一一参观。每到一处老师都向我们介绍好吃的、好看的和好玩的,有时还会给我们讲解一下当地的历史,非常充实。每一个地方都有湛蓝的天空,和蔼的台湾人民以及充满了文化气息的建筑景点。我们在陶瓷博物馆还亲手体验了做陶的乐趣。在九份,我们看到了宫崎骏动漫《千与千寻》的取景点,果然是美轮美奂,每一处都值得细细品味。
    然后就是学习了,因为已经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过了台北的大部分地方,我们的好奇心也慢慢平复下来,完全可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了。第一次上课时被台湾学生极大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所吸引,虽然老师从来不会逼迫学生学习、做作业,但是没有一个人会在学习上有所懈怠,不仅是在课堂上,在课下每个人也会认真完成作业,从不偷懒,自习室每天都有人学习到深夜,每个人都尽心竭力。不仅如此,学校好几十门的选修课也把我吸引住了,我也体会到了什么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兴趣而学习,因此每天都充满了动力,每天上课都无比开心。不仅这样,老师们上课的方式也各具特色,形式多种多样,从不拘泥,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除了在各地的参观游玩和学习上的收获,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台湾人的素质。在台湾不管干什么,每个人都会把“谢谢”挂在嘴边,这种深入骨髓的文明不是一天两天能达到的。不仅如此,在捷运站和车站,在等电梯的地方,所有人都会主动站到靠右的位置,把左边让出来给赶时间的人;台湾垃圾桶非常少,有时甚至三四站的路也看不到一个垃圾桶,但是在路上不会看到任何垃圾,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纸屑。如果有人在商场、路边等任何地方不小心洒到地上水或者掉落其他东西,他们都会自己清理干净后再离开。像这样文明的行为还有太多太多,这让我真正感到了文明的力量,每个人都用心爱护自己所在的城市,这一点真的需要所有人学习。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来说,文明永远是最美的风景。
    总之,在台湾的点点滴滴都让我非常留恋,那里有感受不尽的文明和美景,有学习不尽的热情和主动。风景美,人更美,不沉迷于表面的浮华和绚烂,只有用心感受才能知道其中最耐人寻味的美。

                     
台湾大同大学访学心得四

——2013级觉传达设计学院 姚楠 

 
    2015年9月3日至2016年1月21日的这段时间,我在台湾。
    快乐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转眼间我们都已回到各自的家乡。回想这半年,台湾给我的感受是能够温暖全身的善良美好。来之前我对这个岛屿有过成千上百种幻想和猜测,当置身其中时,我发现这里人们的脚步没有北京、上海街头的那种繁忙,每个人洋溢着轻松与惬意,这是我们所缺少的氛围。对于台湾我的感受很多,也许几天几夜也道不完,只好先总结感触颇深的几个方面。
    一、人
    到了台湾之后,好像整个人都变得单纯轻松了很多,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出去旅行,遇到困难找人帮忙并不是难事。台北的人很有礼貌,他们上下公车的时候都会对司机打招呼、说谢谢,司机也会主动对你说谢谢、再见,大家等公车的时候都是非常有秩序的排队,绝对不会拥挤。购物的时候即使只是买一杯热茶,店员都会热情的对你说谢谢。不管我们在哪里,都会受到热情有礼和耐心的接待,这让初到台湾的我们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二、教育
    我们作为交流生,不单单要有文化知识方面的交流,人文方面的交流更可以使人得到升华。既然有机会来到台湾,自然而然需要感受一下属于台湾的气息。
    这里的老师通常会结合国内外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上课内容充实而不枯燥,形式丰富多样。他们很少按照课件或者课本一板一眼的讲课,更多的是让学生走出校门亲自去体会去实践。在这里,如果课前你没有充分的准备,你根本没有办法参与课上讨论。课堂结束后,我们还需要准备报告。我觉得报告这个东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我们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主动的去思考,积极的去准备,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所选修的大多数课程考试都是以小组报告的形式,不同于大陆传统的单打独斗的闭卷考试,而是给了我们更多发挥和锻炼的空间。
    在大陆我们推崇学生追着老师学,在台湾却是老师追着学生。这里的老师就像朋友,学生上课可以吃东西,老师还会提醒学生慢慢吃,这在大陆几乎是不可以想象的。老师课下还会请同学们吃饭聊天,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老师和学生互动很多,一般上课一两天就可以叫出很多学生的名字。老师们上课也很随意,站讲台,坐桌子,还时不时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在这种氛围下,台湾学生的思想一般都自由开放,他们的课余活动也非常丰富,有人参加系队,有人参加协会,有人参加社会的义工,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外面有兼职工作,他们和社会的关系很紧密。
    三、夜市
    台湾的夜市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夜市多发源于交通枢纽、庙口等市集处,通常为各地发展最早、人潮最旺的地方。方便快捷的小吃摊满足了来往人群的口腹之欲,长此以往经过时间的考验,口碑相传,夜市的名气也不断大了起来。“有吃又有玩”是夜市的一大特色,除了小吃外,夜市更给周围街区带来了商机,各种饰品店、服装店、百货公司不断发展,不仅要满足你的胃口,还要满足你对各种MIT(made in Taiwan)特色商品的欲望。
    我们所在的台北市有士林、宁夏、饶河、师大夜市......夜市俨然是台湾人生活的一部分,台湾虽小,夜市却是十个手指都数不过来。夜市汇聚了台湾的各种美食,许多店铺更是久经考验而留存下来的老店铺。对于台湾人来说,吃是一种生活艺术。蚵仔煎、大肠包小肠、可丽饼、爱玉冰、绕仙草、章鱼烧、盐酥鸡、咸水鸡、芋圆、红豆饼、木瓜牛奶数不胜数的小吃,名称千奇百怪,味道更是各有各的妙处!来台湾前,我原本计划把夜市的小吃都吃一遍,无奈台湾小吃真的太多太美味,你刚吃完“士林鸡排”,味蕾已经被鸡排的香酥多汁征服了,可是还有更多更多的美食在等着你。
    四、旅行
    我们几乎每个月都会出去旅行,半年的时间从台北的北海岸到台中再到台湾的最南边,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走的地方越多,想去的地方就越多。有时候并不明确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不知道会带着怎样的信仰和心情出发,但就是会不顾一切的上路,让自己见到更多的美景,感受更多不一样的生活。
    旅行与生活最大的不同之处, 就是旅行会带给你更细腻更丰富的感受去观看世界,如果我没有离开家,就不会知道外面的人怎样生活,不知道原来可以这样生活。旅行,就是抛开所有烦心琐事,放空心和大脑,给自己一个理由去用新的视角看不同的世界。离开熟悉的地方,走在陌生的街道上,看着陌生的面孔和景色,那种新鲜感和兴奋只有在路上才能体会到。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简单的幸福,这就是享受生命的过程。不去想未来的种种,身在此刻就热爱此刻,单纯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旅行的意义和目的就是认识自己和感受美好。
    对于台湾之行,可以用“不虚此行”四个字来形容。不同的生活环境让我有了很多不同的体验,也使得我在思想观念方面有了很多的改变。这短短的半年,有可能不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却是最独一无二的。我认识了很多人,去了很多地方,感受了很多美好,体验了很多幸福。这次台湾之旅对我来说不单单只是一个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更是一个深刻了解自己、寻找自己的过程。新的环境、不同的面孔让我更加明白了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勇敢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我想,这就足够了。这半年我真的长大了,或许这话听起来感觉很傻,但这是实话,因为我终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这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清晰的记得我们在大同大学校门分别的场景,我们与老师、学长、学姐彼此拥抱祝福,微笑再见。也许有的人我们以后再也不会见面,但我们会将彼此永远铭记心中,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美好回忆。感谢这次交流的机会,感谢在台北遇到的那些可爱的人,感谢......

 

台湾大同大学访学心得五

——2013级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张馨心


    经过将近五个月的访学,我在台湾大同大学的生活与学习结束了。台湾的生活与大陆很不同,我在各个方面都有许多感受。
    学习:
    学校的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的课程有“设计与文化”、“专案实物”和“认识台湾”,选修课我选择了“多媒体后制”(after effects 使用)、“数位编辑”(Typography和Grid System编排时所需的设计)、“影片后制”(拍摄影片)、“数位建模”(3d max 使用)、“网页设计”(dream weaver 使用)和“设计方法”(进行设计之前所需的前期调查方法)。与大陆的学校不同,大同大学每周都安排固定的课程,所有课程同时进行。
    在九月十六号正式开学之前,学校给陆生开设了一些单独的课程,让陆生了解台湾的文化,在课程期间导师带我们去台北标志景点以及一些博物馆体验台湾文化,在旅游的过程中寻找能够触动我们的东西,最后做成app或者影片一类的作业。一方面让我们在旅游中感受文化,另一方面教会我们从生活中寻找不便,并通过我们所学的知识改善这些不便。
    学校开设了一个叫媒客松的活动,是把五到六个不同专业的人组合在一起模拟创业过程的一个活动。最开始是要我们使用乐高,以拼接立体图形的方式发散思维,从个人生活或者社会环境的不足中得到设计来源,最后将他们设计出来做成实物。因为是模拟创业的活动,所以中间会穿插业师的讲座,教给我们如何创业,如何筹集资金。在这个活动中我体验了整个创业过程,并且在两天的时间里设计并实体化了一个实物作品 ,我受益良多。
    我参加过的另外一个活动是Gary Mcleod的摄影课,通过玩经典的电子游戏,还原游戏中的场景,并拍摄人物的细节,最后将这些细节照拼成一个游戏场景。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它对于我的意义并不在拍摄,而是在与Gary老师交流以及最后发表时要使用英语,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口语的机会。
    除去学校和系办组织的学习活动,选修课对我也十分有帮助。我选的课大部分都是教授如何使用软件。我认为台湾的学生和我们最大的不同是他们更注重课下的举一反三,老师并不会讲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们从来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在课上教的都是非常基础的,而期中和期末要提交的作业则都必须是非常完善的,能够拿到外面展出的作品。
    生活:
    在校园生活中,最初感受到的是学校社团的火爆气氛。有些音乐社团是通过小型音乐会的形式来招收社员。宿舍楼下设有会议室,会议室是一个很不错的小组讨论的地方。不同于自习室的安静,许多人都习惯在会议室内讨论作业。
    学校的地理位置非常棒。在学校不远处有美术馆,那里几乎每周都会有展,我周末有时也会去美术馆看看。附近还有一个特别不错的公园,每周都会有集市,能看出他们的周末过的十分惬意。
    刚去台北的时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生活节奏很慢,商店下午两点以后才开门,晚上很早就关门。几乎所有人都很热情,如果向当地人问路,他们没有急事一般会把你领到车站并告诉你有什么公车可以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在台湾搭乘捷运和坐电梯时大家都会靠右站,让出左边的通道给有急事的人通过。
    旅游: 
    在这四个半月里,我其实没怎么到过台北以外的地方去,只到过台北市内的一些有历史意义的景点,比如故宫博物院和龙山寺。我并没有去过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所以不能评价更喜欢哪一边。我对龙山寺内的建筑印象很深,龙山寺是一个很小的寺庙,但是里面的建筑十分精致。我去的时候有很多义工在地上打坐念佛,里面几乎只有诵佛经的声音,很少能听到佛经以外的杂音。
    圣诞节的时候我去了垦丁。我没有像大家一样去玩水上项目,而是用了一天的时间骑电车绕垦丁一圈。我也像很多人一样去过台湾的最南端,也在凌晨爬起来去太平洋边上看过日出。总之在垦丁的两天是我在台湾感觉最有意义的时光。
    这四个半月我经历了在前14年的学习生活中没有过的经历,也把很多的知识学习都压缩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这次的访学生活是我学习生涯里最重要的阶段,让我受益良多。               

              

台湾大同大学访学心得六

—— 2013级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 李曦


    我们在台湾交流学习一个学期,在四个半月的学习生活中我的心得如下。
    学习方面:
    我觉得大同大学的选课方式很有意思,可以跨专业跨领域去学习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是让我觉得很开心的一点,于是我选了很多想接触的课程。
    这里的课程安排方式与我们学校有很大差异,我们的专业课是阶段性的,一段时间只上一门专业课,而大同的课程是每周一节课,贯穿整个学期。两种上课模式各有利弊,我们的课程安排比较单一,一个阶段只做一件事,课业压力较小,相对产生的问题是效率不高。在台学习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课程的体验感,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度高,让我感觉是学生在主宰一堂课,而不是老师,学生的积极性高,课程节奏比较快,学生能真正接收到有用的信息。大同大学经常请业师来给学生上课,将业界要求带到课堂标准上来,将业界案例真实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让业师带动学生了解业界资源和要求,让学生对学校和业界有一个交叉认识。对照在山工艺的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觉得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懈怠,作业完成度不高,专业兴致不高,没有像中学时那样的状态,总觉得大学是一个放松的地方,其实不然,大学是一个如果你愿意学就可以学有所得的地方;二是课程设置没有吸引到学生,如果做一个调查,整理一个大学生是否对自身专业感兴趣的数据,大概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学生学而无用,最后还要考个教师资格证来谋生了。或者说,我们大陆的大学老师都有一种视自己为“老师”的状态,没有达到一个授业者的态度,上课没有太大的激情。我有一位英语老师,大家都叫她“师傅”,她从来不会在讲台上只读课本。如果我们的专业老师都有这样的上课激情,那我们也愿意与老师沟通。
    相比较来说,大同大学更注重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而我们则侧重于手作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能是教学理念的差别,另一方面可能是生源的不同。大同大学设计系的学生并非美术生考入大学,而是大学报完专业后才从基础开始学起。我觉得设计思维和手作能力都是一名设计系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不应只是将我们培养成技师,我们应该在好的手作基础上再接触一些社会资源,形成不断进取创新的设计思维。我们大陆学生的手作能力普遍比较好,但是在设计管理或者策划类的课程中会发现视野的狭窄。建议以后学校在举办各种讲座的同时,也可以请业界人士将现在业界可以达到的高度和科技水准展示给我们看,而不是将我们桎梏在学生的简单思维里。
    大同大学的社团活动比较多,溜冰、单车、登山、乐器、拳击,只要你有想涉足的领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相应的社团,并且是真正能有所收获。不管你是几年级学生,只要想加入,都可以进去玩,不会像我们学校学生会一样在规定的时间需要退出,我觉得这是我校社团应该改进的地方,不要在乎一职一位,大家在一起玩的开心才是重要的。据说大同大学最大的社团是佛学社,我确实也感觉到台湾是一个宗教信仰比较浓厚的地方。我参加的是大同军事研究社,让我这个所谓军迷确实过了一把瘾。这个社团每周都会安排射击训练,经常带我们去打野战生存。台湾是一个男子必须服兵役的地方,这大概也是生存游戏在这里如此火爆的原因。我是社团唯一的女生,但绝不比他们男生差。
    大同大学的宿舍在校外,因为台北本地学生比较多,所以宿舍不太紧张,都是台中、台南等较远地区的学生和陆生在住。宿舍里冰箱、洗衣机、饮水机等设施齐全,最重要的是物业管理卫生极佳,物业阿姨分工明确,把宿舍楼公共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从浴室到厕所,无论门上还是地上,都是干干净净的,这是我们学校的宿舍阿姨最需要改善的,起码给我们一个干净的走廊和卫生间。宿舍一楼有会客厅,负一层是自习室,每人一个小隔间,提供台灯插座,给大家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
    生活方面:
    学校处于台北市中心,交通较为方便。从学校步行几分钟便是花博和神农市场,每天午后都可见到人们带着家人牵着宠物出来休闲活动,在草坪上跑跑跳跳,广场上有很多年轻人练习舞蹈或者兴趣技艺,完全是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我最受触动的是台湾人对待宠物的态度和服务行业的服务态度。
    台湾的大街小巷最不少见的就是宠物了,我一直怀疑是不是每家都有养一只爱犬,当然后来证明并不是家家都有,因为我的两个台湾朋友家里就没有养,哈哈。在这里,无论是什么品种的宠物,长得是否可爱,或者是否残疾,都有资格被宠爱,因为它们是被当做家人对待的,家人怎会被嫌弃呢?无论贫穷富贵,健康疾病,我们都有被爱的资格,也要保持爱人的心。
    从台湾返程到上海转机,在机场咨询时被上海服务人员的恶劣态度惊到了,大家都调侃说是因为被台湾服务人员的好态度惯坏了。在台湾,无论是多大多小的店,服务人员的态度都让我们感到很舒服,我们也心甘情愿付那百分之十的服务费,因为他们的服务值得。跟朋友聊天才知道台湾的服务生工资是很高的,刚开始也是很不解,因为我们大陆的一些星级酒店就算是服务态度很好,也没有那么高的工资,何况是普通店里,基本上服务员的工资是最低水平吧。后来发现,其实这都是与付出相抵的。另外,如果按台湾服务行业的外语水平选拔服务人员,我想大陆的孩子就很难生存了。
    去台湾之前,老师就告诉我们会听到很多各方面的言论,算是给我们的提醒和警示。真正到了那个环境中,我反而成了同学中听到各种不同言论后最淡定的一个。我告诉自己,我可以不接受任何观点,但是我尊重任何人讲话的权利。也许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大家的爱国情怀就都被激发出来了,我们承认中国的不足,我们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我们的年轻人也在学着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我们的媒体也在尽力还原真实事件。我们仅是中国十几亿人口之一,是中国力量的一粒微尘,但我们一行同学却都在用行动展现着国人素质,尽力向不了解我们的人讲述中国的真实故事。
    都说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虽然我们分属于两个陆地,支持两种政权,但是我还是交到了几个很单纯简单的台湾朋友,我们会互相问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交流起来也切实感受到两岸文化的差异和有趣,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吧。他们都是爷爷们当时跟随国民党军队入台,祖籍都在大陆。当我看到朋友的父亲把用中国传统红布包起来的一摞族谱取出来的时候,那种传统的文化力量很强大,它时刻告诉你,无论你身在何处,支持哪个政党,无论“一国同表”还是“一国各表”,有一种血缘是磨灭不了的。我们约好等他们来大陆的时候,要陪他们去寻根,然后带他们领略中国的大好山河,尝遍美味佳肴,感受大陆的美。希望更多的台湾同胞来到彼岸,两岸多多交流,看看这个被他们误解的土地。

 

台湾大同大学访学心得七

—— 2013级应用设计学院 杨安琪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知道了学校派学生去台湾交换学习的项目,当时已经距离截止日期只有三天时间了。在这三天时间里,我迅速作出了决定,每天往返两个校区之间,盖章、签字……马不停蹄搞定了所有申请程序,也是在这三天时间里,我认识了和我一同去交换的朋友,这让我的接近崩溃焦灼的心里有了些许安慰。最终申请成功,让我对于新学期和新生活的期待持续了整个暑假。
    2015年9月3日,我开始了为期四个半月的台湾学习生活。
    这次交换学习,并不是我第一次来台湾,第一次是大一的时候到台湾探亲游玩。记得第一次到台湾时,给我最大冲击的就是台湾的秩序和台湾人的高素质。我想每一个来到台湾的游客都会对台湾的排队文化印象深刻。在捷运站,即使人再多,都不会出现拥挤的现象,每一个人都会安安静静的靠右排队,把左边的快速通道让出来,如果是在大陆,这是完全无法想象和不可能发生的。还有就是台湾的垃圾桶实在是太少了,经常就是垃圾在手里拿了一路,最后回到宿舍才扔,但是台湾的马路和街道却都十分的干净,大家都不会随地乱扔垃圾,在夜市也是一样。
    台湾是一个绝对言论自由的地方,他们可以在任意的场合任意的时间调侃他们的领导人,可以直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或许有人不赞同你的说法,但绝对会接受和尊重你的想法,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发言的权利。这一点我觉得和我们差别蛮大的。
    相比较第一次来台湾,这次最大的不同就是体验经历了台湾的学习氛围。和大陆非常不同的是,这里的课堂气氛是很放松的,互动性特别好,可以随时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也会认真倾听并和你一起讨论。我们的平常作业和期末作业都是Teamwork,这在无形之中就提升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老师还会让各个小组互相点评作业提出意见,然后再结合其他小组给出的意见修改自己小组的方案,最后交一份更加完美的作品给老师。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在大陆的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就只是老师在说,学生在听,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关注的太少。举个例子来说:不管在山工艺还是在大同,我们都学了设计方法这门课,就是教给你很多设计方法,山工艺的老师讲完后虽然有让我们出去实践,但是并不系统。而大同的老师是从你设计调查问题就开始指导,告诉你怎样设计问题,怎样布局,哪些问题好哪些问题不好,哪些问题换一种方式问会更好,十分细致,而我们也会真的去大街上做调查,让路人参与到我们的调查中,在这期间还提高了我们的沟通能力。调查回来后,老师会一步步教你应该怎样统计数据,怎样做出总结,我们也一步步跟着老师做,事实证明我们最后设计出的作品得到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整个过程下来,老师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设计品本身,也教会了我们应该怎样做好一个设计,这种体验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觉得这种教学方式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山工艺和大同最大的区别就是,山工艺注重的是设计品本身,大同注重的是设计品是为谁而设计的。我并不是说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大同虽然设计的东西都特别人性化,因为他们在设计作品前会有大量的调研工作,但是可能美感有所欠缺,而山工艺则更注重美感的东西多一些,而有所忽略大众的想法和口味,我觉得如果这两点综合一下会更好。
    说实话,这次到大同交换学习,还有一点很大的感触就是台湾老师都是为学生服务的,这点让我十分感动。并不仅仅只是对待我们交换生,也包括他们自己的学生,如果有任何困难,老师都会帮你解决,如果某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还会向你道歉,即使你遇到的的问题并不在老师能力范围内可以解决的,就在连你自己都要忘记时,那个老师竟然还会找到你跟你说他找到了解决办法,那个时刻真的让人感觉很温暖。我们系的系主任就是典型的台剧女主角的爸爸那样,十分和蔼可亲,如果有选课上的问题,就算过了退选时间他也会尽他所能帮你退选课程,不让你产生困扰。
    大同大学的活动非常多,都是自愿报名参加,但他们的活动并不像我们学校的活动(千佛山校区)。在大同学习期间,我参加了学校的摄影工作营,邀请了英国的摄影师来给我们讲课,三天的时间,带我们出去拍摄,然后分组完成一个作品。他会给我们指导,我们也是全程和老师用英文沟通,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拍摄形式和技巧,十分有趣。最后我们也当了一回老师的模特,帮老师完成他的博士作品,真的是一个很奇妙的体验。还有一个活动叫媒客松,就是把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集合起来,先自我介绍再自由组合,可能工业、媒设和应用外语的就成了一个组合,然后用三天的时间想一个提案并把它实现,主题没有限制,可以想你所想,最后一天通过全校师生的投票决出胜负。这三天里几乎每个人都是不眠不休的,除了吃饭就是工作,真的是酣畅淋漓,这样的体验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在大同学习的这段时间,真的过的十分充实和满足,虽然课业任务很繁重,一次又一次的刷新着我的熬夜记录,最晚的一次是凌晨四点才睡,而早上十点还要上课,但是我还是很开心,因为这也是我的一种体验,一种财富。在课余时间我还去了垦丁、高雄、台东、花莲、新竹等地,体验了当地的特色风俗文化,真的受益匪浅。
    离开了大同真的是舍不得,万分的舍不得,但是没办法,只有一学期的时间,和别人有了不同的学习经历,意味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会有一个美好的崭新开始,新的学期我会更加努力。

 

 

 


 

上一条:台湾大同大学交流汇报

下一条:中国高校艺术学科学生2016秋季海外学期项目及报名通知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近期热点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