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系图片社罗伯特•普雷基访谈——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系列访谈之十一

2006-09-29
               
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系列访谈之十一

美国联系图片社罗伯特•普雷基访谈
 
  2006年9月25日上午,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暨首届世界大学生摄影艺术展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隆重开幕。“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和“世界大学生摄影展”双展合璧,是一次集国际性、学术性、艺术性、探索性于一体的摄影盛会,为当代创新摄影搭建了一个国际化交流的高端平台,也为推动国内外摄影教育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展览现场我们采访了出席开幕式的嘉宾、美国联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ROBERT PLEDGE)先生。
   记者:您怎么看待这次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的国际摄影大展?
   普雷基:在学校举办这个展览,是个非常好的创意。能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他们的眼光,增强他们对摄影的认识。
   记者:根据我搜集的资料,知道您在大学时曾经学过人类学,后来从事摄影创作。您怎么看待大学时所学的知识对后来从事摄影的影响?
   普雷基:人类学探究的中心是人,它以一个群体为关注对象,研究他们的迁徙,他们做什么,怎么做,群体中人与人如何相处,相互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是怎样的,还要研究群体的语言、宗教信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能帮助我了解群体中的人与社会是如何联系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摄影作品最终的受众也是人,要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要反映社会,所以我认为我在大学所学对摄影是大有帮助的。
   记者:请问您为什么要为李振盛先生出版摄影作品集《红色新闻兵》?您是怎么看待李振胜先生的摄影作品的?
   普雷基:李振胜先生是一个伟大的摄影家,他的作品非常有名。他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眼光,拍摄的作品很好的反映了中国当时社会,我认为他是在国外最有影响的中国摄影家。他的摄影作品、他的展览、他的讲座在国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好的口碑,在国内也有很多人知道他的作品。作为一名摄影家,他的作品可以看成是历史集,它记录了40年前的中国历史,关于你们的父母,祖父母的那一段历史。因此,这本《红色新闻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品集。
   记者:英国学者贡布里希说过一句话:“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看了普雷基先生平遥摄影节美国联系图片社展区之后,我觉得没有摄影这回事,也没有摄影家,有的是一个策展人。请问普雷基先生对这个双年展的策划有什么看法?
   普雷基:这样来比较两个展览不公平。因为平遥的摄影节已经连续举办六年了,因此邀请了非常多的摄影家参加,我们这个济南的双年展只是举办了第一届,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摄影展览。济南这个双年展参加者有国际上的摄影大师,同时也有非常年轻的中国摄影家,还有学校的学生。我想说的是学生的作品是非常吸引人的;此外,济南这个展览展示的方式也是非常有趣的,策展人非常重视我们正在展览什么东西及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展览。平遥的摄影节更像是一个节日,它是向外界进行展示的,而我们济南的这个展览非常讲究学术性和教育性,在大学之内办展览和平遥的展览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记者:当今时代,技术的发展会给摄影带来哪些影响?
   普雷基:数字技术不仅对摄影的表现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它更有利于我们想象力的表现。我觉得如果非要把数字摄影与传统的摄影手段对立起来的话,是非常不明智的。认为新的摄影技术的发展就抛弃了一些传统的东西也是不正确的,新的东西出现不一定要淘汰一些老的东西,相反应该让这些传统的因素更加的发扬光大。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有更多的方式来表现我们的世界。
   记者:您如果要派美国联系图片社的摄影师来拍摄中国,您会选择什么题材来拍摄?用什么形式来表达?您现在看到的中国摄影作品和您所期望看到的有什么差距?
   普雷基:对个人来说非常有幸能够接触中国,尤其是在1988年以后,更幸运的是我有很多很多好朋友在中国,虽然我不懂中国话,但是他们带我在中国各地参观,更多地了解中国。我已经感受到了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所发生的变化,这可能是在历史上其它时代所没有过的,不仅在经济上,在技术上,还有在各个方面,令人震惊。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不是一个摄影家,而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可能不需要去捕捉什么。你们这些在这里长大的年轻人面对变化,不一定非要去用照相机去记录它,但是你们一定要知道透过照相机你们可以看到发生了很多变化。我觉得到了中国就能看到很多东西,甚至不需要带着一个特定的目标,在任何层次的社会,任何角落,所有的地方你都能看到很多新鲜的值得拍摄的东西,这就是我为什么经常来中国的原因。不一定所有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好的,比如说污染问题、城乡差异问题,但因为他们是发生过的,所以值得我们去关注。
   记者:作为一名新闻摄影师,在新闻的真实性与时效性之间如何取舍?世界摄影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胶片摄影是否走到了它的尽头?贵社在胶片和数码摄影的使用上是如何选择的?
   普雷基: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不认为数字和胶片在选择上有什么区别,只要图片是一个好图片,不管是数字的还是胶片的,只要图片有意义,能反映真实的情况,都是一样的。新闻摄影的特征就是要求真实,它不要求作者的感情掺于其中,当然没有内涵,没有感情的作品也不是好作品。现在数码摄影发展很快,它是一个非常创新的技术。胶片摄影是一个老的摄像技术,但是它不会立即消失,它可能在以后的发展中占到一个比较小的部分,但今后它必然是存在的,也将是今后我们表现世界的多种方式之一。数码摄影是一个比较快的取景方式,带给人们很多方便,胶片老式的摄影可能复杂有很多不方便。选择什么样的摄影方式是一个摄影者个人的问题,他可以选择数码的,也可以选择胶片的,这是一个个人习惯的问题。摄影的真实性,如果说成“诚实”更贴切,更加忠实于现实,应该重视的是镜头后面的那个人他当时所处的真实环境是怎样的。照片所反映的是现实,不一定就是真实的,但对新闻摄影来说一定要是真实的。
   记者:您认为中国的青年摄影师欠缺的是什么?欧美学生与中国学生相比摄影方面有哪些差异?
   普雷基:这个问题我在中国经常被问到,我认为没有必要去问最欠缺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去发现,去欣赏好的摄影作品,这比问不足更重要。欧美的学生更多的是在做研究,启发自己的想象力。至于两者之间的区别大家可以通过报纸、杂志或上网查找一些作品来对比两者之间的不同。欧美国家更重视反省内心,以个人为中心的摄影作品比较多。就拿我的朋友李振盛来说,他是我所认识的为数不多的中国摄影师之一,是一位伟大的摄影师,我感觉他的作品更多体现了一种个人的经历,他用镜头记录表现了那段他所经历的历史,做得非常成功。

上一条:国际摄影大师佩德罗•梅耶尔(Pedro Meyer Richheimer)访谈——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系列访谈之十三

下一条:摄影评论人、策展人王瑞访谈——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系列访谈之十二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近期热点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