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申报的“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获得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厅和山东省科技厅批准立项,旨在引导高校主动对接文化创意产业需求,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能力。本项目建设期为5年,总目标是到2022年,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群”建设成为与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优势特色专业群。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十个参与专业
基于此,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办学定位,以文化产业管理为核心专业,集合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公共艺术、雕塑、包装工程、艺术与科技、广告学和影视摄影与制作等9个专业组成专业群,立足专业、产业发展定位,精准对接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相关需求,积极构建以专产对接为主线的组团式“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平台,全力推动“专业群+企业群+产业群”协同创新的专产对接实践模式,与山东省老字号300余家品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快建群、补群、强群工作,联合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全面开启以“发展轴-决策帽-任务锚-问题解”为工作界面的“设计伞”模式,在产教融合质量、优势专业打造以及服务社会成效上蓄力突破,让更多教师生长教研课题,让更多课堂沉淀产业项目,让更多成果回应产业需要,全方位开展实题实做,实现专产融合紧密对接、校企合作互惠共赢。
学校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启动会与项目认领会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与山东省老字号品牌企业合作的15个领域
目前,2019年度“一对一”、“一对多”校地、校企合作项目经过合作方多次筛选、对接,已全部落地。学校课题组提出的“以学生学习成果产出与转化”、“以教师教研项目培育与转化”、“以企业市场创新需求与转化”为主导的“三转”协同教学理念,正在专产对接合作中全面铺开、初见成效。
校政校企共同打造的“山东省老字号文创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中心”揭牌
项目负责人在全省老字号品牌企业代表大会上现场推介和对接洽谈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把课堂放到课题现场,把学生放到田间地头,倡导教学过程“社会实情”与“问题解决”的结合,通过做实教研、科研项目强化专产对接的实效。利用山东省教育厅教改立项重点项目《以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设计产业管理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和面上项目《基于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设计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破解创意设计人才供给质量与文创产业升级发展所需的匹配和融合问题,探索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平台助力高端文创人才能力素质养成的路径。借助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委托课题《乡村文化振兴“齐鲁样板”研究》,先后带领学生到山东省10家百年老字号典型企业,调研参与乡村产业振兴“农头工尾 ”“粮头食尾”产业链布局现状;走访曲阜、邹城、莒县、崂山、即墨、文登、荣成、潍坊、惠民、章丘、莱州等全省11个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村,围绕乡村特色文化
产业助力“齐鲁样板”建设进行广泛调研。
乡村文化与产业振兴“齐鲁样板”研究课题下乡调研样卷
视觉传达设计、广告学与包装工程专业聚焦聚力师生成长和企业发展需要,通过创新“以赛带教、以创促学、产教互融、赛学互助”等教学管理模式,全面推进专产对接。立项以来,三个专业主动打通专业间壁垒,围绕产业、企业所需,整合知识资源,开展链状式教学,先后赴德州乐陵市燕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进行实地考察,针对企业品牌策划、视觉形象设计、包装设计、文创产品开发等进行创意提升。整体设计完成第三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视觉形象规划,开发文创产品近15款;组织并参与由山东省教育厅、省商务厅主办的“2019山东老字号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为不同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实践教学和成果培育的舞台。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团队深入老字号企业考察调研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团队组织、设计的展会形象
工业设计和工艺美术专业着眼专业对接产业过程的成果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不断强化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课程建设,通过“定制市场、定制任务、定制课堂”开展“驻厂-学校”双向教学,以提高专产对接的黏性。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先后对济南野风酥食品有限公司、济南德馨斋食品有限公司、山东康巴丝实业有限公司以及济南超意兴餐饮有限公司、淄博鲁玉陶瓷有限公司等进行课题对接、实地调研和设计研发,双向开展驻厂设计和定制课堂,参与师生近100余人,完成研发设计成果120余项,部分成果已实现落地转换。同时,也为优质特色课程的可视化建设提供保障。
工业设计专业团队深入企业考察调研
陶瓷艺术专业团队深入企业实地调研及开展定制化设计
首饰设计专业创作团队及部分创意作品
艺术与科技专业发挥“科创互渗、艺工融合”的专业特点,瞄准假肢护具等无障碍产品的产业缺口,通过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带动教学、科研、实践同步发展,不断提高专产对接的质量。自立项以来,专业团队先后赴济宁市山东英特力新材料有限公司、日间泰康(天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天津金诚睿通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项目考察及合作洽谈,并组织团队前往中国康复研究所、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深入商谈合作开展项目研究。项目研发过程中与人民健康系统工程项目带头人俞梦孙院士对接,商谈联合开展对残疾人辅具上人体生理指标传感及大数据应用的研究开发课题。目前项目已完成假肢外壳原型设计,并进行专利申报检索等,下一步将对接国家残奥运动员,量取相关数据并深化假肢护具奥运专题设计。
艺术与科技专业团队赴中国康复研究所、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考察调研
雕塑和公共艺术专业立足艺术教学和创作语言的原创性、多维性和实验性,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原生材料、传统造物原型的考察与创作,拓展专产对接的广度。无论在潍坊杨家埠民俗艺术园、淄博鲁玉陶瓷有限公司、潍坊杨家埠民俗艺术公司、淄博爱美琉璃有限公司,还是曲阜琉璃瓦厂、曲阜市扶兴和笔庄,教师都注重将学生学习目标指向与成果目标指向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艺术思维提出问题、假设问题和验证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更系统、更完整、更专业。鼓励学生将原型造物、原生材料与当代观念跨界结合,以一种大众“审美下沉”的姿态,使专业走向观念,走向景观,走向装置,走向环境,走向现代生活空间,进而走向审美的日常生活化。
雕塑和公共艺术专业师生团队深入企业调研
雕塑和公共艺术专业学生深入企业开展针对性创作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注重将完善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与传承传播山东故事相结合的方式,深挖课程内涵,厚植“课程思政”,不断强化专产对接的人文价值。立项以来,该专业与长城梅地亚影视公司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以“鲁味”为创作主题,以山东老字号百年企业为主线,开展多变参与的短视频系列创作项目。先期完成中华老字号鲁菜馆“燕喜堂”、“超意兴”的实地考察与拍摄,采用微记录小视频方式,从时尚视角来弘扬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呈现山东老字号企业品牌在时代演进中的幕后故事。同时,积极与企业共建《短视频创作》、《纪录片创作》等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提升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教学和产业服务的能力。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团队赴超意兴进行项目研讨与实地拍摄
项目自批准立项以来,十个专业积极对接山东省老字号企业文化以及其他文创领域,不断加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科学确定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全面开展文创设计、研究和智库服务,深化校企合作,取得积极成果。先后成立“山东省老字号文创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中心”1处;与超意兴等企业规划建设产教融合基地2处;与山东长城梅地亚集团影视公司等规划建设实习实训基地3处;获批省级教改立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获得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提名、进京以及入选作品10余件。截至目前,项目参与教师80余人,参与学生350余人次,参与企业近50家,“定制课堂”10个,与校企合作规划教材1套(10本),各类设计、研究成果累计190余项,对其他专业的辐射和对产业的带动性明显增强。
专产对接、产教融合是未来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必然,只有链接人才培养与文创产业需求两个端口,覆盖教育教学全过程,适应艺术设计人才多元化培养、多样性成才的发展模式,最终落脚在服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质量达标,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才是高等艺术院校专产对接、产教融合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