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中:潘公凯水墨画的当代价值

2009-09-27
               
 
潘公凯水墨画的当代价值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景中教授专访
 
    编者按:9月19日,在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省商业集团主办的“静水深流——潘公凯作品展”银座美术馆展厅,记者采访了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景中教授。
 
    记者:您对东西方的美术史很有研究,您研究翻译贡布里希的《艺术发展史》,对中国的很大一部分艺术家产生了非常深的影响。因为您本人在美术史领域,或者中西方艺术领域都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理解,从您的学术研究视野角度,您怎么看潘公凯先生水墨画领域创作进行的探索,您对此有什么评价。
    范景中:关于潘公凯老师的这个水墨画的创作,我写过一篇比较长的文章,专门讨论他的一幅画,就是用展览命名的这个《静水深流》这幅画。在这篇文章当中我分了大概三个部分:一个是谈他的格调,一个是谈他的笔墨,一个是谈他的布置,分这三个方面谈他水墨画的成就。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觉得他的水墨画,把他的几个方面都显现出来,就像是这次研讨会很多学者强调的一样,一方面他是一个美术教育家,一方面他是一个美术理论家,一方面他又是一个艺术创作者,把这三个方面都融合在一起来思索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创作出了这一批批的大画,我觉得这里边有很多成就,有很多可以启迪我们的地方,不是三言两语所能够谈的。
    记者:您觉得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创作情境有哪些不同?
    范景中:我想强调一点,因为在现在的世界格局,可以说西方的艺术创作情况,已经跟中国的艺术创作情境完全不同。这个不同表现在西方的传统在二十世纪初,也就是中段以后,艺术已经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面貌,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所谓的现代的一个面貌,这个现代面貌几乎跟他们的传统可以说断裂了。如果说在世界范围还有一个国家,他的创作情景,是一种他的传统跟他的当代紧密相连的状态,而且把艺术的这种传统的精粹一直往下传,我觉得这是在中国,所以说中国的艺术创作有一个很完全不同的情况。尽管中国有这种情况,但是中国也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对待传统的问题,怎么对待西方文化冲击的问题。在这个非常严峻条件下,中国的传统也面临着一个危机,就是很容易中断,也就是说,一个特别当紧的关头,中国的传统怎么样往下传的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很多艺术家可能都会茫然。
    记者:面对当下中国画的现状,您觉得潘公凯教授做出了哪些努力?
    范景中:有很少艺术家像潘公凯老师这么清楚,他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这么清楚他自己所面临的这个创作环境,这么清楚他自己身后的西方艺术冲击的背景。在这种情况下,他自己觉得他就像是一个孤独的行者,把自己的抱负,自己的使命感,以及把艺术传统的命脉想扛在自己身上的这么一个孤独而行的独行者。他在现代这种创作的情境下,在坚持把自己对于笔墨的理解跟传统连接起来,跟现代这种社会状况,跟人们这种的审美吻合起来,来创作这么一批大画。我觉得这是他艺术创作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说站在潘公凯这个大画面前,一方面我们感受到了我们欣赏当代艺术的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震动,因为它规模很大,尺幅很大,我们一进到这个展厅,一种强烈的水墨韵味,一下子就把你的眼睛盯牢了。另一方面,我们细细品味的话,我们知道它跟传统有一种关系,比方说他跟吴昌硕的关系,跟八大的关系。我们从笔墨上也好,从他画的主题也好,特别是从他的格调,他所给人展示出来的大气磅礴的这种感觉,或者我们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大象不形,甚至有时我们辨别不出这个形象已经飘到哪儿去了,但是水墨的这种韵味,水墨的这种流动感,这种随着我们脚步移动,在我们视觉上产生的不断变换的这种感觉,这些东西还都是可以强烈的印在我们印象当中。

整理人:马静 赵慢慢

上一条:王璜生馆长在“当代大写意中国画发展与潘公凯的探索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下一条:王瑞芸:融合中西绘画语言的潘公凯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近期热点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