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芳华。历史的画卷,总在砥砺前行中铺展;精彩的华章,总在接续奋斗里书写。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会特别推出“青春颂党”重温党史故事系列特刊,让我们在一个个党史小故事中感受党的初心使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共产党宣言》首译本诞生的真理故事。
诵读人:岳明明
18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
校主持部副部长
上个世纪20年代,陈望道受到戴季陶的邀请,翻译《共产党宣言》,陈望道留日时看过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崇敬与信仰,他欣然应承。
陈望道勇担重任,并力求达到最好。为了精确翻译,他不仅参考了日文版,还认真对照了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为了有一个安静的环境,陈望道回到浙江义乌县城西分水塘村老家,开始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南方山区的春天,夜里依然寒气袭人,加之坐的时间长了,手脚冰冷至发麻酸疼。陈望道毫不介意,时时刻刻聚精会神斟词酌句,一丝不苟。
有一天,陈望道的母亲看到废寝忘食的儿子,送来粽子给他当点心充饥,外加一碟红糖,留沾粽子。过了一阵,母亲来取碗筷,惊奇地发现儿子满嘴乌黑,红糖却原封未动。老人家爱怜又带几分生气,问道:“吃完啦,这糖甜不甜呀?”陈望道仍浑然不觉,头也不抬说:“甜,真甜。”母亲无奈地笑笑说:“你倒是自己看看,墨汁都被你蘸完啦。”陈望道这才意识到自己蘸的不是红糖而是墨汁。
经历了一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工作,到当年4月底,陈望道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5月,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稿带到上海,交由陈独秀和李汉俊校阅,他们无不为此赞叹:短短的一个多月,陈望道竟完成得如此出色。几个月后,1000册中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成为当时国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整整影响了一代人。
陈望道后来成为了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翻译家,他误把墨汁当红糖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而他做学问专注、痴迷,一丝不苟的精神也一直影响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