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杨恩璞访谈——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系列访谈之五
2006-09-04
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系列访谈之五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杨恩璞访谈
2006年8月31日至9月2日,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与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济南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评选工作在东方现代艺术馆举行。由国内外知名的10位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对来自世界各地1400余位摄影家的作品进行了初评,并对入围的国内外200余位摄影家的作品进行了终评。借此机会我们对双年展评委之一、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著名摄影理论家杨恩璞进行了采访。
记者:评审工作到现在已经接近尾声,您能从整体上给我们谈一下,您对本次双年展的整体印象吗?
杨恩璞:对于这次摄影双年展,我主要想说的有两点,第一点是本次双年展征集到大量的外国优秀作品,我参加这种国际上的评选有很多次了,一般来说他们都是很注重本民族的文化,外国的东西很少,但是在济南的这次双年展中,我看到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作品,这种国际性应该就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另外一点就是本次双年展融入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在创意意识和现代观念上也很让人惊讶。
记者:在这次双年展中,你最欣赏的作品是哪几幅?
杨恩璞:应该说我最欣赏的是关于克隆人的那一组,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克隆忧思录,它体现了对未来社会,人们的想法,是忧虑还是无奈,都具有很大的社会特征性。这组片子不仅仅是搞创新,更不是搞花样,它是有深刻思想和社会主题的。一般人想不到的角度,他想到了,这就是一个高层次的作品。还有一幅纪实性的作品,我也非常喜欢,我叫它水漫威尼斯,很多人往往从风光文化、休闲这些角度去拍威尼斯。但这幅作品的角度是从世界文化遗产来入手的,他讲了一个文化遗产的没落问题,威尼斯是15世纪的一个古老的水上城市,现在它正在下沉,只有真正有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会为此担忧,这组照片就是把威尼斯历史的辉煌和现在的灾难相比较,非常典型,角度也非常独特。并且它采用水下摄影,这也是一个大胆的想法。
记者:您是怎样理解创意摄影的?
杨恩璞:在这次双年展中,出现了很多不错的创意摄影,但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共同点就是他们想法的独特,并且都能够联系社会现实,有很高的层次。这当然与一般使用数码技术拼贴有本质的不同,数码技术的采用,只是一种表现手法,创新包括形式创新和主题创新两个层次,主题的创新加上艺术家的个性那才是更高的层次,这也正是为什么我喜欢《克隆人忧思录》和《水漫威尼斯》的原因,头脑的创新才能最好的打动人心。
记者:这次双年展共收到世界各地1400余位摄影家的作品,您能谈一下国内外作品的不同吗?
杨恩璞:严格来讲,我认为国内外的作品不具有本质上的比较性。这好像拿苹果与西红柿相比较,这也不是运动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两种不同文化底蕴的东西很难来比较,艺术风格上是不可比的,我们只能在制作精致程度上来比较一下。国内有一组作品,拍的是京剧艺人的生活,他看到了京剧存在的危机,也比较有深度,与国外的那组威尼斯是不相上下的。我比较喜欢的那张脸谱的,一个艺人化了妆的脸,但浓妆后面隐约能看到贴着的创可贴,这就说明作者观察生活很细致,这就是一个切入点,从伤痕中看到京剧艺术的隐痛,用文化的造型语言来表现文字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国内的这组京剧和国外的威尼斯,两者都表现一种忧患意识,但是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风格,这在艺术表现上也是难以比较的。
上一条:中国摄影家协会国际部主任任树高访谈——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系列访谈之六
下一条:大众日报社图片总监孙京涛访谈──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系列访谈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