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新闻首页

潘鲁生:城镇化建设要给公共艺术留出空间

时间:2013.04.13 供稿:潘鲁生个网 作者:潘鲁生


潘鲁生:城镇化建设要给公共艺术留出空间

    2013年4月12日,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仪式和公共艺术论坛在上海大学开幕,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设计师、策展人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就公共艺术发展进行探讨,期间,关于乡村发展和公众参与成为此次公共艺术论坛一个不可回避的焦点。
    为什么乡村会成为公共艺术新的焦点?在当代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具有怎样的国情基础和现实价值?怎么看待公共艺术在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
    一方面,从艺术发展的角度看,就像论坛阐释中提到的——“艺术家通过公共艺术的方式表达对城乡发展的特定思考,不同区域之间由于千差万别的自然、人文元素,为创造出不同主题和模式的‘地方重塑’样本提供了无限可能”。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看,“城市化”使乡村与城镇正处在急剧变化的过程中,外在环境景观的变化和建设,实质上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反映,是人们内在价值追求的体现。比如历史遗址、传统景观是否让位于拆除重建,林木水源等自然生态和景观如何保护,地方的、民族的文化符号或传统技艺如何以视觉形式在公共空间呈现,以及历史的、记忆的、纪念性的交流和体验如何在公共空间里激起共鸣和认同等等,与我们对历史、对自然、对当前人与人关系的认识和态度相关。所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什么?建设什么?艺术化地创造和交流什么?尤其值得我们认真关注和深入思考,它关系的是民众精神上的充实和富足,而每一个时代的发展都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文化的支撑。
    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艺术具有典型意义,它就像一个容器,既是物化的形象和空间,也承载和包含人们思想情感的交流。器以载道,公共艺术往往不仅反映而且影响着人们对自然、对历史、对现实的感知和态度。关注公共艺术,关注的不只是有形的物质环境,还有艺术涵养人心的作用。
    所以,对公共艺术的期待,显然不只是美化和点缀环境,而是发挥艺术关乎人们心灵的作用,在更深的层次上,激起人们对于美和善的追求,对生活的善待,化解我们当前由于信任缺失以及仁爱情怀缺失造成的种种社会问题,并进一步延展公共艺术的作用,唤起对历史遗存的尊重、对自然生态的共同维护。因为外在的环境景观往往是社会群体内在精神素养和文化追求的体现,当前,我们借由公共空间里的艺术媒介提升和发展的当是内在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的城镇化建设要给公共艺术留出空间,相信就此留出的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文化的空间。
    关于公共艺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机制,在2012年12月济南举办的“212城市公共艺术论坛”上,笔者也曾就相关观点进行过阐述。从城镇化和乡村发展的角度看,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公共艺术的参与相对滞后和被动,如果小城镇和乡村能够留足空间,则更具主动性。而且与大城市相比,小城镇乡村更生态化,也更亲和,可避免一些大都市的纯粹性、纪念性和标志性的东西,能使公共艺术回到生活原点,回归本土情怀。同时,随着公民意识、公共意识的提升,公众的需求显得格外重要,小城镇的发展需要百姓参与更为生活化、本土化、艺术化的公共艺术活动。公共艺术更注重人的因素,注重公共资源、公共空间、公共参与等良性互动,所以因地制宜很重要,应使艺术语言、艺术环境、艺术表现与城乡吻合,让民众受益,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成为人们生活的记忆和城镇乡村的标志,真正成为有中国印迹的公共艺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