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建筑与设计专业教学年会顺利举办
2016年11月5日,“十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建筑与设计专业教学年会”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数字演播厅开幕,本届年会的主题为“为绿色而设计”, 全国美术院校建筑与设计专业教学年会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学术影响深远,本次年会有近四十所国内外美术院校的300余位建筑与设计行业专家以及高校师生等参会。
本次教学年会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筑与景观学院承办。绿色建筑是一种设计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建筑技术,如何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可循环的使用空间,保持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理念,是人们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学校领导到美术馆观看了《2016届全国高等院校建筑与设计专业优秀毕业设计展》,并对大会工作进行指导。
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孙磊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委会秘书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苗登宇教授致辞并对大会的开幕表示祝贺。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教授致辞,并提到为绿色而设计为主题非常切合当前的实际与科研需求,艺术院校以艺术为导向的设计教育同样也应该关注绿色和相关技术方面的课题,吕品晶教授认为绿色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课题,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设计观念,有必要纳入到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教学中,通过这次年会的举办,可以更好的认识绿色设计,在学科建设上更好的加入绿色设计的内容。随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胡永旭先生也为大会致辞,并提到年会举办十二年来,已经有一百多所院校加入到年会中,并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如学生竞赛、专题讲座、师生对话、主题展览以及特色教学方面的探索。本次讲坛邀请到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交流探讨,大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促进相关行业的研究和发展,开幕式最后吕品晶先生和胡永旭先生为下一届年会承办方安徽工程大学授予了会旗。 大会第一场讲坛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孙磊教授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教授,北海道大学工学研究院建筑都市空间设计部门森傑教授,九州大学大学院艺术工学研究院环境设计部门包清博之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讲坛中三位报告人在演讲后接受了采访团记者的采访,并针对各自演讲主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吕品晶(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
演讲题目:乡村改造与可持续性发展
吕品晶教授的演讲结合了近年来他所在的学术团队所做的绿色乡村改造与研究项目进行了介绍。美丽乡村建设是当下国内城镇化进程中建筑设计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吕品晶教授所率领的团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深入研究,演讲开始他便谈到:“乡村是这样一种地方,它有很多品质让你深处其中,能够获得一种安慰,这也是乡村的魅力”。接下来的演讲,吕品晶教授通过三个项目案例介绍了如何通过绿色设计介入乡村的改造。 第一个案例是贵州布依族传统村落小型客栈改造项目,设计中将当地代表性的植物兜兰作为创作主题,启发了人们对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如何和谐共生的思考,整个设计充分尊重了乡土材料的运用以及当地传统民居的构建方式,使用了充满乡土气息的设计语言诠释了客栈形象,建筑设计既满足了现代使用需求,同时也使布依族民居的传统营造做法和村落特色风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 第二个案例是黔西传统村落改造项目,这个村落的自然环境比较优越,有着天然的供水与排水系统,而且这个村落的村民大都是古代中原移民的后裔,所以村内的民居很多采用了中原地区传统的三合院,村民的很多习俗也都保留了传统中原地区的民俗习惯。这个设计重点处理了村民集体活动所使用的公共空间,村落的中心有一个池塘,村落公共空间的设计便围绕池塘展开,在池塘周边重新组织活动场地,并在场地中保留了标志性的村树,营造一个能为村民的民俗集体活动所使用的场地。通过村内这样的公共空间的营造,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集体活动与交流的环境,不但使得村落景观面貌发生了改变,更进一步促进了整体村落的和谐发展。 第三个案例吕品晶教授介绍了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相结合的传统村落改造设计方法。这是一个在贵州正在实施的村落改造项目,村内的民居以吊脚楼为主,一楼饲养牲畜、二楼用于居住、顶层的阁楼用于粮食储存,而且村内传统建筑都是就地取材进行建造,有石用石,有木用木,无石无木则用夯土,因地制宜,非常符合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在对村落的调研中,设计团队发现这个村子的很多新建建筑都抛弃了传统的建筑形式,采用了很多与环境并不协调的建筑做法,不但从技术层面上缺乏考虑,同时在布局、收纳等方面更缺少安排,破坏了村子的文化风貌,村落优秀的民居资源与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与传承。对于这样的传统村落,不但要从形态上进行保护,还要通过对形的塑造,去激活它神的部分,而神的部分就是其活化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包括了村落的传统习俗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强调“形神兼备”的传承,才能营建一个具有活力的村落。
森傑(北海道大学工学研究建筑都市空间设计部门教授)
演讲题目:东日本大地震震后重建与居住环境的可持续设计
本讲座叙述了在东日本遭受海啸和大地震的自然灾害之后,森傑教授参与的小泉地区灾后重建项目。由于遭受到海啸灾害的地域地势非常低,原本小泉地区的两百多户民居已经被海啸全部摧毁,所以本项目需要将低处的民居转移到高处。森傑教授在这个项目上关注了作为一个建筑师如何与当地的居民共同重建其所生活的环境,小泉地区在海啸来临之前,村庄的居民关系非常融洽,在重建之后如何确保这种融洽的关系得以延续是他思考的重要问题。 新建村落的规划采用了组团的组织方式,整体规划沿着等高线布局,然后依势而建,而组团采用的是“三圈两户”的做法,这种布局可以确保村民在搬到新居之后还可以组团居住,从而保证他们邻里之间的关系得以延续,不被破坏。森傑教授是作为社区建筑师参与小泉地区的项目的,社区建筑师的工作是具有时间延续性的,也就是在建筑建成后需确保建筑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他与当地居民进行了大量的研讨,让居民充分参与了设计过程,并且森傑教授也让他的学生参与到这种活动当中,从而确保这种设计理念能够传承下去。这个项目从设计到实施,用时三年左右的时间,最终于2016年一月建成,设计师同小泉村民一同重建了家园,得到了当地居民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森傑教授在设计研究中非常重视时间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在演讲中他提到了“环境移行”的设计概念。日本是多地震国家,地震会破坏很多地区的环境,在遭到重大环境变化之后,很多环境中生活的人在短时间内难以接受这种变化,而“环境移行”设计就是来应对这种情况的,通过在环境变化转移过程中适当保护、保留具有共同认同价值的环境因素,从而维持环境与环境中人的情感联系,是森傑教授设计实践以及研究思考的重点问题。 为了表示对大会的感谢,在演讲的最后,森傑教授将一本记录小泉地区整个重建过程的手册赠送了大家。
包清博之(日本九州大学艺术工学院教授)
演讲题目:日本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包清博之教授的演讲主要介绍了日本高校环境教育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日本高校的环境学科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有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一年级主要是学习一些基础课程,二年级开始学习空间设计和建筑设计,三年级学习城市规划,包括景观设计的研究,四年级是一些项目的实际研究,通过综合项目的研习,对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进行考察。本科学生通过实地的探查体验与当地居民交流,完善自己的设计作品,而研究生课题,主要是环境、遗产设计、讲座为主,建立自己独立研究的能力,遗产理论讲座与环境讲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发掘价值和评价的能力。 包清博之教授曾经带领学生在山东进行了大量研究。在青岛市的调查研究,包清博之教授带领学生走街串巷进行实地研究,使学生产生身体记忆,从而对环境空间保护得到了切实体验与体会。在济南的调查研究,则是针对遗迹景观的保护的,学生一方面调研了泉城济南的传统聚落与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也考察了新建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在对比体验中去更好的理解济南的规划问题。在此基础上,包清博之教授提出,景观应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自然景观,一个是设计环境,环境设计应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长,环境设计教育需要加强学生对这个概念的体验与理解。
大会第二场讲坛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郭去尘教授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程启明教授,鲁迅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马克辛教授,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彭军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张月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沈康教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王海松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袁柳军教授,西安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景观设计教研室主任李媛副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演讲。
程启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
演讲题目:合二为一
程启明教授在演讲中谈到,合二为一是针对于一分为二的,或者说合二为一的前提是一分为二。许多艺术家都认为艺术是形而上的,在某种程度上也认为艺术可能是形而上的,原因是在于人的需求里面,艺术解决不了人们的安全和生存问题,安全和生存是和形而下联系比较多的,情感、尊重和审美基本上是属于形而上的。建筑艺术也是形而上的,但建筑是形而下的。这样回答就有了Architecture和Building之不同的讨论。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均为“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结合,只是建筑艺术的“形而下”比较重。 建筑艺术家与其他艺术家(绘画、雕塑、文学、电影、音乐、戏剧等)有很大不同。其他艺术家,直奔“形而上”,上去就下不来了,而建筑艺术家,既要“形而上”,又要“形而下”,上去了,还要下来。将“形而上”和“形而下 ”“合二为一”,可能是建筑艺术家优于其他艺术家之所在。 对应于建筑艺术合二为一的基本方法,首先要分,将“形而上”和“形而下”分别做。原因是,其他艺术的“形而下”比较轻,而建筑艺术的“形而下”比较重。建筑艺术的“形而下”是历经长期生活而形成的逻辑,属文化范畴,通过针对性的解析研究可以得到。所谓的解析研究,就是将研究对象进行“大卸八块”的没有死角的研究,实际上要做到这一步比较难。难点在于建筑的空间构成不仅有看的见的部分,而且还有看不清和看不见的部分,即由看得见、看不清、看不见三部分所组成,逻辑存在于这三个部分的关系之中。建筑艺术的“形而上”是一种情感表现,是关于基地及建筑自身属性文化的一种情感表达,最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这种空间形态是作者本人基于个人的生活感受(感性认识)所形成的,所以具有“唯一性”。“唯一性”是确保创作成立的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没有感性认识就不可能有真实的艺术的产生。所谓的有也是伪艺术。 由于有了明确的“形而上”的探索过程,其结果的“唯一性”的形态生成,使得建筑艺术创作具有了可能。一则,为独特的建筑艺术形态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建筑艺术创作的难点之一就是是否具有形而上形态的支持;二则,可以有效的避免陷入大师的陷阱。建筑艺术也来源于生活,而并非来自于所谓的建筑艺术。 合二为一的关键在于一分为二。对于复杂的工作,如果不将之分解,可能就很难做好,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只有将两者的重要性均等起来才有可能设计出好的作品。合二为一是建筑师的应该具备的能力,既要形而上,又要形而下,既要精神,又要功能。建筑师就得既要上得了厅堂,又要下得了厨房。 在关于“形而上”的探讨方面,美术院校的学生较工科院校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美术院校是一个滋生“形而上”的地方。原因是这里充满着感性,换言之,感性是“形而上”产生的基础。程启明教授指出,艺术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即要面对“作茧自缚”,又要重视“破茧成蝶”。前者对应专业,后者对应创作,前者抑制感性,后者需要感性。如何将感性表达(形而上)与经验(形而下)合二为一值得大家深入研究。马克辛 (鲁迅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
演讲题目:“双创”基础教学创新
马克辛教授在演讲中指出,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现在的一些学生多依赖于书本、手机、计算机、网络等常规信息渠道进行学习,而完全依赖于这种渠道学习就会缺乏动手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更需要的是自我的理解、自我意识的提高、自我感情的调动以及看到大自然、看到社会现象时的自我品评标准,只有这样才有创造力。如果没有自我的话,就会变成变相的抄袭和堆砌,或者是编造,而不是创作。
马克辛教授本次演讲以所住酒店餐厅的壁画设计为例,探讨了功能空间对人的感受的影响,进而提出学生的学习来源分为社会给予和教学给予,同时列举了社会给予和教学给予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最后通过《“心境空间 构筑和谐”空间艺术构造大赛》活动和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出题老师现场进行创作两个案例解读了《“双创”基础教学创新》的演讲主题。
彭军(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
演讲题目:“美”之为何“丽”之安在?—建筑与人居环境“美丽乡村”教学课题研究
彭军教授的演讲围绕“美丽乡村”展开。“美丽乡村”是国家现在的一个战略,也是设计界目前重要的一项工作,彭军教授结合自己和学生做的一些项目和体会谈了对“美丽乡村”的一些思索。美丽乡村的这个建设特别重要的不是对一些乡村进行改造,而是对乡村的系列、整体的一个推动,很多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很少有机会和事物的主体和对象也就是村民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落实没有特别紧密的联系,和将来美丽乡村的建设有一些偏差。探求美丽这两个字,所谓的美,基本上好的东西可以称为美,丽大致指的履行,似乎是在履行当中去观察美丽美好的东西。美丽和字面上的美丽大致有一些变化,在美丽乡村的这个建设当中,美丽乡村不可能是一种美好的履行,它绝对不会因为城市人对乡村的一种猎奇或者是一种欣赏,把美丽乡村变成城市观光的后花园,这是特别小的一面,与美丽乡村关联的是中国农村的一种名声,特别是传统文化的犹存,人均本质品质的提高,还有农民的一种归属感,这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所在。彭军教授在演讲中介绍了近期他所做的项目案例,其中一个案例是湖南的一个传统村落考察,这个村子像中国许多的村子一样,都有自己身后的文化的体系,古村落的体系,这个村子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可是这个村子的现状,让人看起来特别的不安。在这个村子里由于这个乡村的建设看起来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性的指导,像村民的老房子拆了以后又建了一种现在这样方方正正的住宅,这个住宅的美感完全谈不上,有的临街的一面贴了瓷砖,剩下三面裸露着墙体,把古老的乡村搞得支离破碎。另一个案例是吉林的一个市级保护单位,是当地少数保存完整的一个院落,但是院落里原始的建筑几乎要拆净了,现在这样的情况在中国的乡村十分的普遍,通过统计研究可以发现,有上百万这样的村子消失了,这样的事应该是国家在发展建设中特别要引起注意的。 中国南北经济发展是有差别的,南方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快,经济实力也比较雄厚,所以农村建设整体情况要好一些,但是也免不了其中商业运作所带来的尴尬。例如湘南的一个古村落,基本保持了原有古村落的风貌,但在远处的美丽的山上有个巨大的项目,散落着若干组别墅区,而这别墅区风格多为欧洲风格,古典风格,和村落传统景观风貌极不协调,这也是一种对自然风貌的破坏,商业利益与文化利益的冲突有时让人感觉非常尴尬。中国北方的村落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东北是老工业基地,为国家的建设付出了很多,但很多地方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很多农村显得特别破败,这种现状也十分令人担忧。至于怎么通过“美丽农村”的建设来提高农村的实力,不是用现在城市设计师理想的一些模式,应该用经济实力改善其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重要的是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彭军教授在演讲中强调“美丽乡村”的建设主体应是村民而非政府或其他主导部门,农民的家应该由农民参与进去,但从现有的研究看在这个过程中这个环节缺失严重,他说“美丽乡村”一方面需要提高乡村的现代化水平与景观美化水平,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村民成为建设的主体,保留乡村记忆,尊重乡土文化。 关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彭军教授指出需要从三点考虑,第一点首先是文化的保护,文化保护是未来乡村建设十分重要的部分,中国的文明有浓厚的色彩,能代表人类文明相对高的一个属性,怎么能让其和谐延续,让每一个族群、每一个区域都能保护其文化特有的一种特质,是未来乡村建设、乡村设计与乡村管理中特别需要留意与注重的。乡村建设发展同样会有同城市建设发展相似的问题,怎么把握好改造的一些尺度,怎么保护原有的自然环境不受破坏,如何做到经济价值与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相统一,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国,中国的文化人很多来自乡村,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深蒂固的源泉,现在农村与城市的差别一直是想缩小,可是一直发展不太平衡,是在扩大的一种状态,乡村的文化教育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如果农村留不住从农村走了的文化人,未来的乡村发展谁来去做,谁去完成,只有重视了文化教育才有可能谈到所谓的美丽,否则所谓的美丽就没有一个根基,另外中国地大物博,千差万别,上百万的乡村,气质也都不一样,有的安详,有的原始粗狂,有的文人气息特别的浓厚,总之各有特点,各有各的文化气质,所以充分了解这些文化特点才有可能去发展。第二点是乡村生态的保护,他强调乡村生态环境是国土资源重要的储备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需要同农村的建设形成某种平衡,这样才成保证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协调性。第三点是意象保护,关于意象保护彭军教授列举了他的学术团队赴贵州乡村考察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他谈到,香蒲苗寨是世界上苗族聚集的最大的聚集地,当看到村子的时候,人们都会被这里传统民居的气势所震撼。在这里深入的观察,更有一种深刻的体会,其中最重要的体会就是这个地方是一个保护非常好的一个典型,那就是原住民依然是这一片的主人,而游客仅仅是过客而已,这里的建筑大都是传统的吊脚楼,也有许多新的建筑,但新的建筑材料构造制式一脉相承,没有形成一种断带,这点是特别难能可贵的,而且村民的生活传统与系统基本上相对完好的保留了下来,使人们能够更好的体验到这里原汁原味的村落文化,获得真实的村落意象。
张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系系主任)
演讲题目:设计的社会价值、人造物与人的关系
张月教授的演讲中谈到,有关“人的因素”的学科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 “技术应该为人服务,技术的发展应该是以适应人的需求为目的”是设计这一学科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欧美主要的发达国家因工业化进程早,所以这方面的学科发展均比较早。中国由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原因,发展较晚,同时由于社会观念的问题,往往把许多由此原因引起的问题归结为人员素质和管理问题。忽视了对该领域的研究,使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科研水平更多的限于将国外的基础理论拿来作为理论教学,基础研究尤其是在艺术设计的应用领域处于起步阶段。在应用体系上也缺少成体系的应用机制,这些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社会影响,如各种因原因引发的事故,科技发展水平与工程、产品设计制造水平严重不对称等。究其原因很多都是缺少对应用技术中人的因素的研究
沈康(广州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演讲题目:共生共建—乡土营建石寨行动
沈康教授的演讲围绕“共生共建”的主题展开。他讲到,从设计价值观的角度来说,乡村是开展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于艺术院校的同学而言,有一个特别需要重视的问题,那就是虽然人们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但是人们也需要了解现在的乡村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因为乡村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沈康教授阐释了以“共生共建”为理念的乡村建设思路,那就是:“从微观入手,从文化入手,从可行入手” 。他说,无论是在建造方式上还是在材料运用上,乡村建设都需要一些符合自身建设的方式。例如一个旅游度假村的项目,一开始考虑使用城市排水的规划,之后发现投资非常大,而且乡村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用其自己的方式和化整为零的模式是更科学和符合实际的。另一方面就是注意各方利益平衡,共同传递与提升,以广州梅岭做的一个改造案例来说,称之为石寨行动,保留了一些土楼,在方案中做了公共空间,区域的整理。做了一个共生的平台,平台里面有羊、牛、猪以及人在此的交汇,道路的联通,周边的关系也因此衔接和清晰。还有一个方案是“瞭望原路”,是一个杂草丛生的地方,利用当地的农作物作为一种构筑,完全是使用当地的一种材料,保留了山上的一棵树作为村民的聚集地,考虑了当地的风水民俗。沈康教授认为调研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将当地的环境进行串联起来,生活进行联系起来是非常重要的。他谈到,在英德石斧唐镇村做的一个公益方案,设计团队选址一些荒地建房,在这个项目中采用了三位一体的合作方式,在这个项目中的亲身实践,对师生来说都是有意思的尝试,最后他强调所有的乡村改造最先都是从实地考察开始的,乡村改造是一个很漫长很艰苦的过程,越是艰苦越是挑战,对设计教育来讲是一个长期要做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
王海松(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专业负责人)
演讲题目:予取予用
王海松教授从自身项目出发,讲解了机建学院的精工实习车间改造的思路和过程,主要围绕互动式以及就地取材,尽量不浪费每一种原有材料,真正达到绿色建筑,以至达到每一块钢、每一块钉、每一块废铁灯具,甚至生锈的门都被完好的重新利用起来,同时保留了一个三角形屋架,一个做成了人字形屋架,因为屋顶的调整,还特地做了一个阳光屋顶。为了解决4.65米分两层,严格控制这个标高是当中25公分,下面2.2米,上面也是2.2米。这25公分,20公分给了主梁,5公分的构造,把电线管等管线都埋在了里面。地面做了一个水泥的漆,然后灯全部是嵌在刺梁里,梁上面铺花纹钢板然后走电线,上面做细石混凝土4公分,再做面层,灯就直接固定在墙体上面,这些灯所有都看不到电线,电线全在钢板上面,王海松教授还利用废铁改造成了办公桌并申请了专利,为了解决热工问题,王海松教授首创了带包膜的窗帘,做了一个遮光帘,同时遮光帘的背面用手工缝了一层薄膜,从而增加了一个保温层,夏天把帘子放下来,门窗关上便是一个中空玻璃,这样的设计不但美观而且科学、环保,符合绿色设计的理念。王海松教授还介绍了在这个项目中,研究生们还自己动手漆二手桌椅,做办公桌,用混凝土浇台做工作台,在实践中体验了绿色设计的真谛。王海松教授的演讲深入浅出,非常精彩,真正做到了演讲主题所说的予取予用。 李媛(西安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景观设计教研室主任)
演讲题目:无痕设计—从景观走向真实
李媛副教授的演讲主题为“无痕设计—从景观走向真实”。“无痕设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是李媛副教授的科研团队于2015年申请到的一个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李媛副教授结合这个项目重点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无痕设计。李媛副教授谈到,无痕设计是其设计研究团队针对如何从景观回归到真实的一个想法、一个思想的体系或者说一个系统。关于什么是真实,李媛老师从六个部分进行了讲解。无痕设计具体的研究框架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横向研究所指的是要实现课题研究的六大途径,这其中有这两个阶段体系是不可逾越的,第一个体系就是要以系统的生物学作为一个最基底的支撑,事实上课题要先解决生物生命本身本身存在的物质性的一个问题,这里面包括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还有代谢组学,在此之上,由个体形成了人的这样的一个社会体系,这里面就介入了一个社会学的问题,这里面包括社会的团成、社会的能量以及资源的再生,那除此还有一个发展模式的为题,那么在这就介入了一个未来学的体系,这里面就要包括传承什么、什么养分以及如何再生,这是横向研究所指;而纵向研究主要包括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在显性价值上,是经过无痕设计切入之后所得出的这样的一个视觉世界,它在视觉世界的背后有逻辑的关系,这包括行为引导、心理构建、价值构建、资源整合以及生命周期等。关于无痕设计的价值层面,李媛副教授介绍了研究的三个重点部分: 第一个部分,最重要的就是从设计和资源索取上实现一个平衡,这是研究的一个基础,也就是保持自然资源与设计索取的共生。第二个部分,使被占有的资源通过研究体系的调节回归自然并形成新的自然体系,也就是说它会首先形成一个健康的生命的周期,无痕设计的介入使得生物体或生命体形成一个非常健康的生命体系。第三个部分,是改变受众体和设计师的价值逻辑观念,这是非常本质的,无痕设计的介入,是从视觉所观看的造型的一个审美的状态然后转换到从意境审美、情感的层面所实现的这样的一个状态,实现途径主要包括六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社会群体行为及综合心理障碍在环境设计区域的影响研究,这一块的一个核心的支撑就是物质与精神永恒的这种统合,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在这里分析群体和个体它们整个认知的状态,包括社会认知、审美认知、行为认知和公共认知,除此之外,当这些认知的系统最终形成群体认知的偏执和个体认知的受限,那么对环境的需求就会产生无责任感,导致设计行为无尊重感,被动设计等,导致资源的浪费,现代的城市和外部环境,很多的状态都是由于这样的一个逻辑体系得出的结果。第二个板块分析了设计产生浪费潜在的因素,从个体状态和群体状态入手分析了资源的需求,包括功能审美、奢华、情感和价值,在设计切入的时候,使得需求分为两大板块,一个是物质的满足,一个是虚荣心的满足,最后分解成分支,形成为一个从属性的,一个潜在因素,这个就是典型的问题。第三个板块分析了无功设计调解下的受众体需求因素变化的研究,无痕设计的切入会使得观念发生改变、需求发生改变,这里面最重要的如果解析开来,包括认知的健康、审美的健康、公共的健康、价值的回归、理性的回归、情感的回归和自我的回归。再之,群体行为的理性和个体行为的理性,这些都会导致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会发生一个根本性的改变。这时就会产生需求的合理、心理的健康,公共的价值和人格的完整,最后得到资源释放的目的。第四个板块是无痕设计调节下的释放资源再整合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切实的使它得到一个资源再整合,无痕设计的切入会使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发生一个比较大的转换。这个转换最终会变成一个社会需求,资源的整合,使得恢复生态,回归自然,共生环境,人文环境,自我价值,社会富足和社会博爱,最后使得生命体的和谐和心理意识的和谐,实现在另外一个层面的资源释放。第五个板块是生态资源平衡与自然资源共生的关系的探讨,分析了资源的组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无痕设计产生作用以后,会产生一个适量的原则,价值的重设,本质的审美、心理的健康、自我的认知和情感的呵护,除此之外还会得到环境的调节、需求的调节、趋势的调节、价值的调节和心境的调节,最后实现自然的发展,健康的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最终达到远代共生的目标。第六个板块是无痕设计体系在环境教育中的系统性研究。
邵力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
演讲题目:中日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比较研究
邵力民教授演讲主题为“中日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比较研究”。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一书,书中在设计学类中设置环境设计专业,而国内学术界最早在艺术设计领域提出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在我国高等院校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就是指室内外装饰、设计。基本上专业设置都是开展在美术和艺术院校里,专业领域主要强调的是视觉审美上的设计。实际上,环境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是二战后在欧美逐渐受到重视的,它是二十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科学、经济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发展至今对于环境设计包含了与之相关的若干子系统。它集功能、艺术与技术于一体,涉及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专业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新的专业调整有力地推动环境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从艺术教育与研究领域向环境工程与技术延伸,成为艺术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变化的一个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