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全国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本科教学研讨会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举办。其中,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务处、现代手工艺学院承办的工艺美术专业本科教学研讨会分论坛在第一会议室顺利开展。
本次分论会的指导单位为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单位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协办单位为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设计艺术委员会等。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现代手工艺学院赵进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齐喆教授主持,王晓昕教授、许雅柯教授、周庆教授、齐喆教授、郭新教授、张毅教授、刘祥教授、宋处岭副教授先后发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党支部书记、副教授王晓昕,作开场发言。以《通识教育背景下学院工艺美术教学的思考与探索》为题,王教授首先介绍了关于通识教育的背景,提出了寻找“平衡点”的目标,并说明了教育模式的调整和优化的方式以解决在工艺美术教学中存在的矛盾的问题,王教授主要从“技能教授”与“思维训练”之间的矛盾;“专业深度”与“认知广度”之间的矛盾;“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做主要说明并提出了七点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出多元的面貌和多维的表达的结果,最后对学院美术教育的未来作出了思考,并提出也许,“通识教育”是将承载起工艺美术的未来。
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青岛大学美术学院许雅柯教授提出了新的大学课程体系,文科要求加入通识教育的课程,多注重实践,写出文字报告,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许教授希望工艺美术能更好的产生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
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委员、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周庆,以《实验室与工坊—南艺设计学院手工依实验室教学》为题进行发言。周教授首先介绍了南艺设计学院手工艺实验性教学模式和课程,说明未来专业和行业会融合,并在实验性教学中分析课程结构与设置;开放性、过程性、时代性的课程与课题;教学管理的方式和研究性课程特征,并解释学院等于试验场,专业等于实验室。为手工艺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范例。
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秘书长、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教授齐喆,首先介绍了广州美术学院的概况和依托并充分挖掘工艺美术的技术与材料特性的学院特色,并通过视频的方式更加深入的介绍了广州美术学院的教学方式和工美的推广应用,并提出我们既是传承人又是变革人,为工艺美术的发展和未来注入无限生机。
上海美术学院实验中心主任、首饰艺术工作室主任、副教授郭新发言。以《手工艺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为题,首先提出应带着批判性思维来进行学习,艺术批评是学习艺术语言,准确使用语言,是关乎审美培养,提升审美水平的关键。并指出学习时候应掌握的方法论,也为手工艺课堂上学习和练习的过程及步骤提出了意见。之后郭教授用一个课程案例来解释自己的观点,来证明在手工艺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的重要性,为手工艺教学提供了创新性思路。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家用纺织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南大学教授张毅讲话,以《纺织非遗与设计》为题进行发言。就传统纺织非遗的品类、纺织品时尚设计中的文化渊源、纺织非遗与当代纺织品设计三大话题展开讨论。张教授指出品牌文化就是文化软实力,时尚则是文化话语权的物化产物;当代中国纺织品设计的方向应是纺织非遗文化内核+国际化设计语言,并提出了中国时尚纺织品设计的具体方法,从纺织非遗的角度,提供了有益探索,为其他手工艺术专业提供了借鉴。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手工艺系副主任、讲师刘祥教授发言,以《“当代艺匠,美用一体”—四川美术学院工艺美术教学改革模式》为题进行发言;汇报过程由四个部分组成—院系介绍、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及应用转型来展开。刘教授发表了对手工艺系的专业定位、专业目标、专业特色、培养目标的看法,实现从“创意创作”到“创意创业”型转变。建设成效显著,美用一体的核心体现了八大美院的特色。
最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现代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宋处岭教授以《现代手工艺术学院学分制改革探索》为题进行发言;宋副教授介绍现代手工艺术学院学校类型定位、学校结构定位、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学校发展目标定位的变化为现代手工艺术学院学分制改革明确了方向。并介绍了现代手工艺术学院学分制改革的内容;内容分为四点—问题点、立足点、着力点、任务点,宋副教授提出了现代手工艺术学院存在的六个问题并提出学分制改革的立足点是立足于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现实要求和立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时代要求;提出改革的着力点是人才培养的空间维度与人才培养的时间维度,并概括出了“四栋八梁”和“四时八节”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现代手工艺术学院的积极探索与不停创新完善。
经过充分的讨论与交流,本次工艺美术专业本科教学研讨会分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从不同角度论发展,业内的积极交流,对工艺美术的科学发展起到了有益重要的作用,期待工艺美术领域内的专家对工艺美术专业更深入的研究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