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新闻首页

新闻影像的历史价值——访新华社高级编辑陈小波女士

时间:2012.11.05 供稿:设计·中国 作者:陈小波
                

    编者按:陈小波,新华社领衔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从事摄影编辑工作长达20余年,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摄影领域广泛地写作、策展、编辑书籍,并把研究当代视觉艺术现状作为兴趣。研究方向为中国纪实、新闻摄影中的个案。策展《观看中国》、《年轻的眼睛》、《中国:从五十年代到现在》、《世界文化遗产》、《寻找华夏面孔》、《花椒欲望---管窥四川摄影三十年》等;出版《中国摄影家》丛书、《他们为什么要摄影》(新闻卷、纪实卷)、《摄影  感受中国》(英文版)等。 2012年10月,陈小波出席第四届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暨齐鲁国际摄影周活动,记者在现场采访了陈小波女士。

 
    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印象

    记者:您对本届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有什么样的印象?
    陈小波:从展览模式上看这是一次专业水准很高的展览。在前三届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中,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沙龙摄影,本届一改以往的展示面孔,大大增加了学术性的要素。我希望这个摄影大展可以继续办下去,研究更多的学术成果出来,吸引更多的摄影师来关注以及加入济南摄影双年展。
    记者:本届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暨齐鲁国际摄影周展览包括“国际摄影大师原作展”、“学术(邀请)展”和“主题展”三个大类,对这样的一个展览形式,您有怎样的评价?
    陈小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个双年展的学术内涵,将作品展示、学术交流与研究成果汇集为了一体。这个展览吸收了其他摄影节好的经验,然后自己又做出了特点,加上宗旨明确、展厅整齐、讲座好多个,而且不用跑很远的路,每个来观看展览的人都能在短时间内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一些好东西。
    本届大展分类特别好,纳切威、寇德卡、尤斯曼三位最优秀的国外大师的每一张作品对我来说都非常经典,非常喜欢。就国内作品来说,则是进行了一个很好的梳理,例如胡武功、侯登科影像的对比,李百军、李振盛、余海波等一些人的作品,和更让人注意的就是对年轻一代摄影师探索上的关注。对我而言,更喜欢的是三本书的呈现,《显影》、《非像说》、《底片》,厚厚三本书要看一阵子。其中,潘科的著作《底片》把胡武功和侯登科的影像进行了对比,可以说是中国影像比较学的一个开山之作。一个摄影节,最后落实到学术上,除了研讨、讲座以外,文本是一个很重要的呈现,而且这三本书是非常扎实的三本书,值得我一页页去看。也正是因为这三本书,这个摄影节变得余味无穷。
 
    每一张照片都会看到一些不会再来的情景
    记者:
新华社《艺术家•老百姓》摄影展参加第四届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的主题展,这样一个参展的主题是如何确立的?
    陈小波:实际上这个并不是我们当初所选的主题,原来选的是另一个主题《中国•1958》,呈现1958年中国社会的状况。但由于涉及到无法定论的历史,还是有一些敏感,在最后一刻,我们选择了《艺术家·老百姓》这个备案。现在国家也提出了文化大发展战略,那么,艺术家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来贴近生活呢?这几年我在做新华典藏,接触了大量的老照片,看到一些国宝级的艺术家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影像很有感触。如,梅兰芳下到几百米的矿井下去给群众唱戏,侯宝林在离着群众一米近的地方说相声,版画家古元站在长条凳上给乡村画版画,丰子恺在家中为小朋友画画,赵树理在乡间集市上和乡亲们擂鼓同乐,中央芭蕾舞团在大雨瓢泼中为吉林百姓表演《红色娘子军》……这些大艺术家、大画家、大文学家离百姓如此之近,离土地如此之近,在今天不能想象。我觉着大家也可以看出我们做此展的用意。
    记者:这个展览让我想到了尤金•史密斯的《乡村医生》。我们知道每个故事都会有起因、经过、高潮、结果,如何编辑几十张照片去讲述一个故事?
    陈小波:像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用几千个文字和几十幅图片组合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样的一个摄影节上很难得看到这样一个完整的故事,包括我们现在做的《艺术家•老百姓》也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是通过几十幅照片的组成来陈述一件概念一个观点,而没有一个承前启后的一个故事,它只是通过1950年徐悲鸿在自己的画室请战斗英雄苟富荣高高端坐,为他画像;1952年作家巴金来到朝鲜前线,在阵地上与志愿军战士促膝座谈;1953年豫剧名家常香玉为朝鲜前线捐赠了一架米格17飞机,并亲赴前线不停演出……这样的二十多幅照片,来了解当时中国艺术家的一种状况和状态而已。
    记者:您在挑选照片时,什么样的照片才能符合您的要求?
    陈小波:每一个展览不一样,要求也就不一样。像本次展览,我希望挑选的照片能够有特别深的历史的痕迹,这个历史的痕迹就是通过山,通过水,通过房屋,通过人的装束,甚至通过人的表情看到的,那些在上个世纪50年代60年代曾经发生过的那些场景,而且这些场景是不可能再发生的一些场景。照片有很大的功能就是为历史和文献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就希望每一张照片都记录一些不会再来的情景。
 
    影像的作用文字是代替不了的
    记者:
新华社自1931年成立后,就与共和国的历史紧密相连,您认为新华社在摄影发展的历程中做出了什么贡献?
    陈小波:给你讲一个事实。新华社摄影部的正式成立是1950年,从1950成立的那天起,从新闻摄影局到摄影部,无论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编辑部从来没有停止一天发稿;无论发生了什么,中国照片档案馆保存了全部发稿照片和底片。新华社摄影记者完整地记录新中国成立以后各个时期重要历史事件与瞬间,这些图片对于如何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至关重要。
    遍布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新华社摄影者尽可能多的拍摄他们经历的历史瞬间,并用一张张照片带出他们身处的时代。把这些照片连起来看,可以看到文字难以代替的一部文献。在这里,新华社记者已然成为历史工作者,正是一代又一代新华社记者不计得失的记录,才有了今天中国照片档案馆的六百万张照片的存储。
    这些照片记载了国家几十年来不曾割断的历史,是新华社的宝藏,更是中国乃至世界摄影的宝藏。这些照片记录了历史的发展更记录了历史的挫折。将来,在把历史挫折变为历史智慧的时候,这些照片会站出来说话。
    记者:影像可以记忆人类瞬息万变的历史脚印。影像在整个社会的变迁中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陈小波:影像起到了任何媒介都不能起到的作用,影像的作用文字是代替不了的。如果你现在来描述我们国家发生的战争也罢,运动也罢,灾难也罢,没有任何文字能达到照片的真实性、动人性以及不可替代性。而且从个人摄影者的角度来讲,你能够保存一段历史,你就无上荣光。
 
    开一个小孔,打一口深井
    记者:
您在去年出版的《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获得了中国文联理论评论奖著作类一等奖。这两本书中,您与40多位摄影家进行了谈话,是什么样的摄影家才可以走进您的访谈?
    陈小波:我20多岁就跟他们在一起,这里面大多摄影者都是我20多年的老朋友,我们共同经历了中国摄影甚至中国历史最重要的一段。而且这本访谈看起来是后来完成,其实从我认识他们的那一天起就在开始,我们不停的说话、记录、写,后来做的只是整理工作。
    这本书里,你一定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哪怕一点点,都会终身受益。这四十多位摄影者的生命携带着历史,携带着摄影史,他们记录中国的独特视角组成了中国当代摄影史最重要的一段。他们每个人身后都有一段历史、一个人群、一种场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摄影充满热忱,更对国家充满热忱;用手中的相机为这个国家留下至关重要的影像,并用图像唤起人们的思考;知晓记录和传播的责任。
    记者:是什么样的契机促使您去进行《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这本书的创作?是专栏“小波与影人访谈”吗?
    陈小波:我对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摄影史非常感兴趣,中国摄影史特别需要人来梳理,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梳理,用口述和访谈的方法是一个特别好的方法,也是我的长处。当时由好朋友邓维介绍,《人民摄影报》开设了“小波与影人访谈”专栏,一写好几年。在刚开始写的时候我并不知道我能写多少人、能坚持多长时间,后来在写的过程中我慢慢意识到这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应该开一个小孔,打一口深井,我坚持了下来。我最近要出的一套书是《口述新华》,这本书又做了5年的时间,是一本40多位老摄影家的口述,这些老摄影家带出的可能是一个更大的历史和年代。
 
    背靠新华社600万张照片做研究
    记者:
您从事报道摄影编辑工作长达20余年,是什么让您从未厌倦过并一直热爱、忠诚于您的工作?
    陈小波:我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到新华社,一毕业就从事这个工作。我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把我的爱好当成了工作,结果这个爱好又成为了我的事业。编辑就是在摄影者身后做工作的人,我也愿意在他们背后为他们做工作,像刚开始为他们编辑照片,后来为他们写书、出画册、做展览,这都是我愿意做的。而且我觉着摄影给了我那么多资源,摄影师资源、影像资源,我更是背靠新华社600万张照片在做我的学术研究,我应该回报摄影。
    记者:您认为好的图片编辑应该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陈小波:中国摄影界的问题之一就是编辑太少,为摄影师做事情的人太少,拿相机的人太多,如果全中国好的编辑有一百个甚至一千个,中国现在摄影界的状况完全会改变。如果一个好摄影师同时又是一个好的编辑的话,那他就像老虎插上了翅膀。摄影师只有学会编辑照片才能做自己照片的主人。好的摄影记者易得,好的图片编辑难求。好的图片编辑是吸引好的摄影记者的重要因素。好的摄影记者和好的编辑能够相遇对彼此都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我说的编辑并不是简单的编辑,编辑先是编辑简单的图片,到后来你可以做策展、编图书、梳理摄影史。图片编辑首先是要热爱这个职业,对广泛的事件有兴趣、有人文关怀意识、知识结构好、善于学习、对自己的工作时刻抱有巨大的热情、被摄影者信任、当然还要是甘于平凡地做摄影者身后的人……更进一步,我认为编辑一定要有好的学识、眼光,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以及在其他学科方面的修养。
 
    跟自己的心灵更接近一点
    记者:很多人一直对报道摄影的分类有着争议与迷惑,有人将报道摄影分为纪实报道、新闻报道,您认同这种说法吗?
    陈小波:我不认同,我觉得很多摄影人把摄影搞得复杂化了,其实摄影没有那么难。看展览的时候我们还在讨论不要在摄影里看出意义、看出故事。摄影如果没有影像本身的感觉一钱不值,摄影归根结底还是一门艺术活动。我觉着做任何事情跟自己的心灵接近一点,就容易出现好的东西。现在很多框框把中国摄影者给框紧了,如果不打破就不会拍出好的照片,如果可以打破这个界限,好照片不期而遇。


    采写:隋宜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