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名为“手艺农村”的展览引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产业界的关注。该展览集中展示了历时4年的“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的成果,突出体现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产业的有机联系。
小手艺大效益
“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显示,农村文化产业已经形成多元的产业模式,例如农民工笔画、年画等呈现出艺术化产业形态,中国结和土布纺织等形成家庭作坊式产业形态,草柳编织、桐杨木作等已形成规模化的产业模式,在传承传统手艺文化的同时,总体上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及艺术创意、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在文化经济的整体架构中迎来了传统手艺的产业新生。
农村手艺产业主要采取“农户+中间人+经销公司”的生产组织形式,相对保留了传统手艺制作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时有效拓宽了市场渠道。例如,临沂柳编已广泛销往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统计,2010年1至7月,山东省文化实物产品出口总额6.53亿美元,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仅草柳编工艺品一项即出口3.78亿美元,占全省总比例的57.8%。
“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项目负责人潘鲁生指出,通过实施产业带动战略,推动“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工贸结合”,促进手艺产业成为农村区域化的支柱产业,实现农村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协调发展,将进一步激发农村手工艺产业的意义和价值。
小手艺新理念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手工艺受农耕社会节俭观念的影响,往往以农作物或生活废弃物为原料,是对资源的再利用。
“农村手工艺产业”,具有就地取材、就地加工、量材为用以及能耗低、污染小、附加值高、收益多等特点,体现了生态、文化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倡导节约资源、创新产品、变废为宝,提倡对当代生活废弃物的开发与利用,注重突出手工艺产业的循环经济价值。这些都与现代社会提倡的低碳环保理念相契合。
另一方面,手艺产业赋予了传统的小手艺以时代气息,使其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凸显了传统手艺的时尚活力,使人强烈感受到老手艺创新生活方式、成为时尚产业的发展趋势。
菏泽鄄城土布产品目前已逐渐发展成为9类1000多个花色品种,包括服装服饰、家居用品、汽车用品、旅游用品、挎包手袋、艺术壁挂等各种时尚生活用品。潍坊杨家埠年画也突破了季节性生产传统,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农户根据新的市场需求,发掘传统年画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实现功能转换,开发出年画挂历、资料画册、精装年画、布艺年画等年画新产品,作为礼品、纪念品、收藏品出售,使之融入现代生活。
正如项目负责人潘鲁生所说:“必须深入探索传统手艺如何创新,要使老手艺成为新手艺、新创意,满足当下生活方式的需求,甚至引领当代设计思潮的发展”。
小手艺新创意
在世界范围内,手工艺的文化和产业价值受到普遍关注,很多国家重视传统手艺的保护和产业化发展,不仅日本、韩国较早设立保护和发展政策,像加拿大这样的移民国家也设有“国家手工艺年”。
在近30年民间艺术研究的基础上,潘鲁生提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命题,提出建立传统手艺与现代设计产业的有机联系,打造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格局。
他认为,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产业形态,手工艺发展必须与当代设计创意建立紧密联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过程中实现手艺创新,必须建立传统手艺与当代生活的有机联系。”
潘鲁生还强调,传统手艺里保留了民族的文化基因,社会变迁发展中,要用民族的文化基因激发我们新的创造力,形成现代生活的表达和应用。“面对中国人的生活需求,面向中国式的生活进行创意设计,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贴牌加工’、来样制作、代工生产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如此才能避免民族文化产业被淹没、被同化、被遗忘。”(本报记者 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