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老祖宗创造的文化,而今又有多少我们能传给子孙后代?这应是我们这代文化人的责任。”民艺研究专家、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说。近日,由他策划主持的“手艺农村”农村文化产业调研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场已经超越了成果交流和理念推广意义的展览,包含着更深层的学术思考和产业探索。
近日,“手艺农村”农村文化产业调研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场以山东农村手艺产业调研为基础的展览汇集传统手艺作品、演示、现代创意以及文献阐释,生动而不失严谨,厚重又饱含新意。
策划主持这场展览、把农民手艺带入国家美术馆的是民艺研究专家、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博士。他坚持民艺研究三十年,从田野调研到理论研究,记录整理民间手艺120余项,出版民艺专著30部。他关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以“手艺农村”为题,揭示了农村手工文化产业新的发展空间。
非遗保护,留住文化的根脉
“老祖宗创造的文化,而今又有多少我们能传给子孙后代?这应是我们这代文化人的责任。”潘鲁生说。
三十年间,潘鲁生走访了近30个省市、300余村落,发掘整理民间美术手工技艺,形成1500余万字的文字资料、16万幅图片记录,收藏民艺作品3万余件。在对民艺文化、作品、技艺进行普查、研究的过程中,潘鲁生将视野投向了更广阔的文化生态保护问题。1997年,他提出“民间手工文化生态保护”的命题,强调保护文化传统需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生态环境,并以“生产性保护传承”、“手艺的产业研发”为关注重点,深入研究文化传承与现代产业机制的内在联系。同时,在田野调研、记录整理的基础上,他积极推进民间美术的数字化保护和研发,并创办“中国民艺博物馆”,通过多种方式推进民艺保护与交流。
潘鲁生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的生存,因为它本身就是生活。我们曾认为那些‘土玩意儿’己退出时代,但它又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而获得了再生。”
“手艺农村”,不断推进的实践
“打开手艺的大门,将开启农民增收致富的幸福之路,开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之路。”谈到农村手工文化产业,潘鲁生说。“中国农村手艺的发展问题,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学术问题。因为一直以来,传统中国稳定自足而迟缓的农耕文化孕育了手工技艺,经历了现代化变革的当代中国又有着工业化、后工业化共时发展的语境,传统手艺与文化产业、乡村家庭与全球化市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这一系列并行的范畴和理念凸显出手艺命题的价值以及文化的深度。”
2006年以来,作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潘鲁生主持“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先后就全国58个县市、285个生产专业村进行调研,走访332家生产企业,访问1526位手工艺人,集中就37项农村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专题研究。
“处理好手艺文化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尽可能地减少营销过程中经济利益对文化的肢解,避免手艺沦为‘贴牌加工’的工具,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有待进一步探索。”潘鲁生说。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手艺农村”展览,超越了成果交流和理念推广的意义,包含着更深层的学术思考和产业探索。
设计教育,最有力的传承
“手艺传习,是造物智慧的传承,也是艺术教育理念的传承”。
潘鲁生在调研设计产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设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构建设计教育“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主持相关课题项目并发表论文30余篇,对于实践教学的强调,既是对社会需求和教育规律的把握,也体现了手艺传承理念的发掘和运用。他曾撰文为“工艺美术”和工艺美术教育正名,剖析传统造物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以造物文化为基础提升中国设计水平,并从国家文化战略研究的层面,提出继承曾经辉煌的造物文明,探索实现“中国创造”,剖析传统工艺美术与当代设计、与“中国制造”间共同的文化基础。
正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手艺农村”的展览,是在都市艺术空间里举办的一场关于手艺、农村的展览,其中浓缩了中国社会、中国文化演进发展中的许多主题,正如手艺发展的主题也是推进城乡统筹和文化建设的课题,需要我们深入地思考和关注。
本报记者 赵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