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新闻首页

设计教育的多元选择——潘鲁生院长接受中央电视台10频道记者采访

时间:2009.11.03 供稿:网络信息管理中心 作者:整理/韩明 马静
               

设计教育的多元选择
——潘鲁生院长接受中央电视台10频道记者采访

   按:2009年10月29日,潘鲁生院长在北京出席2009世界设计大会,就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设计在产业升级中的使命、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等世界设计大会相关话题,接受了中央电视台10频道记者采访。
   记者:中央美术学院提出的办学理念是“为中国造型,为人民服务”。作为艺术院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实践教学”的思想。这从一个角度生动地体现了设计教育的多样性内涵。作为一名大学校长、一位艺术家,您如何理解设计教育的多样性与实践性内涵,您认为设计教育怎样才能更好、更充分地服务生活、服务社会?
   潘鲁生中国的设计教育这几年发展很快,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决定的。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截至2009年6月,全国1983所普通高校中,已有1368所设置了设计艺术类专业,比例高达69%。除却一些导致规模扩张的具体因素外,这样的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还是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增大、社会各界关于设计教育的认同度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设计教育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实现多样性,也就是说,开办设计类专业院校首先要确立自己的办学特色。
   正如你刚才提到的,中央美术学院提出“为中国造型”,这是因为中央美术学院确实承载着很多历史性的任务,承担着很多重大课题和创作任务,确实是为中国而造型。与中央美术学院这样的部属院校有所不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是省属普通高校,历史较短,首先面向的是区域经济文化建设与发展,现实的着眼点是山东省经济文化发展的人才需求问题。因此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创新型应用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就此在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提出了“实践教学型”的类型定位,全面构建高等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说,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国教育界还没有从这个层面去思考,普遍将大学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以及纯粹的教学型等四种类型。从学科特点和办学实际出发,作为工艺美术学院,如何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是我们需要切实思考的问题。学校依据社会生产服务需要,已确立了50多个专业方向,因此进一步要做的是建设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招生和就业之间找到切合点。我们认为,这个切合合点就是实践教学。我们所说的实践教学是创新型的实践,也是务实型的实践;是课题型的实践,但目标也不只是项目成果本身,更在于使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当中获得专业体验,完成一种实质性的任务。这几年学校毕业生的分配趋向,已经逐步显现了这种努力所取得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有了明确的思考和定位,人才培养的取向就会变得更加明显。
   就办学的特色而言,我校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工艺美术学院,重视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创新型应用设计人才,倡导以设计服务生活、创意生活、引领生活。同时,学校有着丰厚的传统资源,有着非常扎实的民间艺术资源,如何在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这些资源的价值,如何使传统资源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中国的艺术家、设计师一定要有自己本民族的设计语言,设计语言的采集要通过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艺术。因此要积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情,使学生了解传统,了解民间,走进传统,走进民间。目前,在本科以及研究生课程中,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魅力,无形间培养了一种特殊的情感。我想,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办学理念的一部分,就是重视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的利用。

   记者: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设计理念方面、在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方面,具体做了哪些有益的尝试?目前,这种教学成果都获得了哪些收益,有没有一些典型的案例?
   潘鲁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1973年建校,与其他艺术院校相比,办学历史比较短。但同中国许多艺术院校一样,是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我认为,中国的现代设计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从上个世纪初我们接受西方的教育体系,引进了西方的图案学开设图画手工科,到1950年代,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形成了“工艺美术”的概念,这是第一个阶段;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基本格局形成,教育体系已经相对完整,这是第二个阶段;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很多样式,包括文化的载体引入中国,我们跟西方几乎是同步发展的,这是第三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学科目录调整实现了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的转变。从1998年原国家教委把专业目录从“工艺美术”改到“艺术设计”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艺术学科和专业形成,整个教育体系相对比较完备。同时,数字艺术、新媒体、设计管理等新兴目录外专业开始涌现,体现了我们的市场、企业、社会、消费者相应的专业需要和产品需求。这个转型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背景,就是中国如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跃升。其实,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教育尤其要把握中国经济的发展需求,避免脱节。当下,“中国制造”需要升级,因为我国的多数制造业还没有实现自主设计、生产和营销,大多停留在加工层面,缺乏真正意义的制造。这一次国际金融危机使许多中小型企业受到重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产品大部分是代工出口,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没有自己独创的品牌。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制造业需要设计的介入,需要与设计产业相匹配的设计教育。一方面,设计教育的专业布局、课程结构要与经济发展需要同步更新,甚至要超前考虑。另一方面,我们要更深入地思考国家提出的“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就科技创新、设计创新,服务于产业发展的需求,适应经济的发展而言,应当依托中国的文化传统,有中国的文化特点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到底创造什么?就是要创造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创造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品牌,创造先进的科学。同时,设计关切百姓的生活方式,这是设计的己任。在这个大的经济、文化、社会背景下,我们的设计、设计教育责任重大。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在研究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的意义,因为设计创新不是空泛的理论,没有实践就无法提升到创新层面。设计行为应该是人类对材料的重新塑造,设计的产品既是精神产品,也是物质产品,是物化的精神产品,应该培养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要热爱本民族的文化,要了解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些都离不开实践。开展实践教学,既要把握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模式,也要立足教育规律、教育实际,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特色。理念先行,行动才有准则。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项目实践是一个重要环节。在10月28日刚刚闭幕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接了很多形象设计项目,如会徽、吉祥物、奖牌、志愿者标志、圣火台、礼仪服装、官方海报、开闭幕式的节目单等等。这些设计任务就是一个个具体的实践教学项目,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完成。整个过程中有研讨、有制作、有传播,也对学生、对教师提出了很多挑战,促使我们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案。同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还承接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设计任务。学校很多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参与其中。山东馆的主题是“齐鲁情未了”,运用的重要设计元素就是传统文化元素,如孔子“和”的思想、鲁班的营造智慧等。我们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理念与山东古代建造业的祖师爷鲁班的创造中找到了切入点,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涵养和教学的积淀,这个创意的理念是不可能产生的,或者说,不可能使传统文化和这个项目达成有效的链接。
   现在,我们的本科生从大一开始,每年都有社会实践课,每年寒暑假都有“假期课堂”,师生共同参与很多社会项目,有的到企业,有的到媒体等等,在很多方面接受实践锻炼。过去教育界有一句非常通俗的话,叫理论联系实践,作为设计院校,更要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如果不联系实践,就不可能创造未来优秀的作品,也不可能培养优秀的人才。
   
   记者:我们鼓励创新,但是创新却没有得到有效保护,针对设计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尤其是艺术作品的保护,有一定的局限和艰辛,您作为一个教育者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潘鲁生关于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这几年我们也做了有益的探索。我们把毕业作品展览改成了设计艺术博览会,每年一届,向社会展示学生的毕业作品,也邀请相关单位开展毕业生招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鼓励并引导学生注册国家专利,一方面,教育学生树立维权意识,对设计作品实施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也杜绝侵权和抄袭。这牵扯到设计伦理等很多方面,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师生了解知识产权就是一种创造,要在知识产权方面自觉维护个人和学校的声誉。

   记者:刚才您谈到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接了全运会官方海报、吉祥物、徽标等设计任务,我想问一下,您认为一个很好的、成功的logo、标志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潘鲁生一个成功的标志,特别是像奥运会、全运会这样的标志,应该家喻户晓。我认为,好的标志应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独创性,不能是司空见惯的;第二要有美学价值;第三可以广泛的传播。具备了以上三个方面的标准,就是一件优秀的作品。当然,好的logo的产生,与设计师的社会经历、学习背景以及对产品的认知程度也是紧密相关的。
   这一次全运会会徽的设计,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前不久,国务委员刘延东、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参加了第七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的开幕式,他们对会徽的评价非常高。因为第十一届全运会会徽打破了以往用数字符号作为主题的局面,学校年轻的设计团队创新了一种标志化的、崭新的符号语言。这里面继承了传统,用中国山东传统的民间土布纹饰组成了十一个人的共用图形,同时反映了运动项目和全民参与的内涵。我给它取名叫“锦绣中华,全民全运”。这个logo出来之后,大家感觉第一很新鲜,第二很好的反映了这次全运会“全民全运”的主题,第三有特色,过去的全运会标识系统当中没有这种符号,它具有唯一性和创造性。罗格先生在我校参观体育美术作品展览的过程中,也对我们承接体育美展活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记者:目前中国的商标注册量、申请量、有效量全球第一,但是中国商标的美感融化力、识别力和内涵相对来讲不足,在中国从商标大国向商标强国转变的过程中,首要的是强化设计,就像这次世界设计大会提出“设计也是生产力”,一个企业所有的东西可能都凝注在一个标志上,从这一点上您是怎么理解的?
   潘鲁生我也是学平面出身的,中国平面设计,作为标识性的设计,应该说培养的人员最多,创造的产品也最多,但是比较优秀、能让世人记得住、能广泛传播或者有自己鲜明个性语言的却比较少。为什么?我感觉主要责任在教育。一方面,从20世纪初开始引进西方的设计,整个的标识设计就忽视了我们自身的一些文化要素。中国过去的广而告之,非常有中国的语言特色,我们却没有去好好的研究继承。另一方面,我们学习西方却流于表面,滥用纹饰和符号的做法是肤浅的,难以与跟企业的文化和精神相对接。大学生是未来的设计师,不仅仅要具备审美的设计能力,同时还应该对文化有深刻的体会,才能更好的理解企业形象建设方面的要求。设计不同于一件绘画作品,绘画或者纯粹的艺术作品反映的是一个艺术家的独特个性,产品的设计包括标识的设计,是为社会服务的,个人色彩要服务于传播的需要。如果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不具备这种能力,或者是设计的产品达不到这种功效,这个设计就是失败的设计。如何实现从商标注册大国到商标设计强国的转化,首先是发展设计教育,它承担着培养设计师的重任。

   记者:那么,您觉得一个企业怎样通过好的方式征集到所需要的设计,如何进行商标的选择?设计师应如何设计商标?
   潘鲁生首先,问题的关键是企业如何看待自己的商标,是把商标看作是企业文化理念的提升,还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如果将商标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内涵、一种元素、一种企业精神的具体体现,我想应该花费很大的心思,企业的掌门人或者老板,应该要重视商标的设计。现在,很多企业对于自身的形象或者产品的形象恰恰不够重视。事实上,真正成功的国际品牌,有的是产品本身的成功,有的是品牌塑造的成功。创造这个品牌的时候可能是概念性的,概念就是图形,通过这个图形可以把所有的企业理念融入进去,然后与社会、市场、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对接。但如果企业仅仅把它作为一个图形,作为美术形态的一种纹样,我想那是错的。山东省旅游局就做了一个非常好的LOGO“好客山东”。第一,品牌塑造得好,广告语选得好,“好客山东”这一句话,就能表现出山东人的性格和山东旅游需要的元素;第二,这个LOGO出来之后可以当作海报张贴,大家感觉是一种热情洋溢、时尚而又贴近消费者的设计,所以它是成功的。很多东西不是设计得越复杂、越概念化、越高贵就越好。我们的旅游产业应该怎么设计,化妆品产品应该怎么设计,那些大型重工业标识系统应该怎么设计,它的文化背景、产业需求和消费对象是不一样的。设计的针对性很重要,如果一个设计放在这儿也行,放在那儿也可以,那就不是优秀的设计,优秀的作品只能一个地方用,这个地方也只能用这个设计,不能用其他的。

记者:作为一位设计教育家,您觉得一名优秀的教师和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有什么不同?
   潘鲁生我感觉一个优秀的教师更希望他的学生超过自己,引领这个市场。我们每年的毕业生是比较多的,在世界设计大会的展览中,看到了很多往届毕业生的作品,中国美术馆奥迪展厅的设计就是我们学校服装学院一个毕业生设计的。有时候我感觉这个大学也在塑造产品,这个产品就是学生,他走向社会获得成功,这是老师最高兴的。设计师有设计师的幸福,主要是为企业设计的标志、产品,能够带来效益,能在社会上推广。教师与设计师的不同在于,教师培养的是人,设计师培养的是市场和产品。

记者:作为教育大家带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您怎样阐释设计改变生活、设计改变中国,请您简单说几句。
   潘鲁生目前,我们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培养的学生,是一种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和技术能力相结合的创新型应用设计人才。我想,当他们走进社会,面对很多困难和问题的时候,需要运用大学给他的知识、文化和创造的能力。现在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我们说设计引领生活、设计改变生活,首要的是使设计专业的学生获得自主创造的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