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新闻首页

《静水深流——潘公凯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召开

时间:2009.09.19 供稿:新闻办公室 作者:钟晓雅
               

静水深流——潘公凯作品展》学术研讨会今日召开


   9月19日上午,《静水深流——潘公凯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在济南索菲特大饭店举行。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范迪安,潘公凯先生的夫人、杭州画院副院长、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励国仪,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水天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刘骁纯,《新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曹意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徐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中央美术学院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谢小凡,日本东洋美术学院教授关乃平,旅美艺术评论家王瑞芸,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张志民,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李广元,山东艺术学院学报《齐鲁艺苑》主编张维青,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沈光伟出席研讨会。省文联主席、我校院长潘鲁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世平,副院长李新、张云龙,我校国画研究院院长郭志光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省文联主席、我校院长潘鲁生主持。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首先发言。他指出,自己的大写意水墨画风格的形成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自身对于传统中国画笔墨演进路线的理解,二是当代中国画欣赏和展呈形式的改变。随后,潘公凯先生通过幻灯的形式,阐述了他对中国画笔墨演进过程和传承关系的理解,并重点讲解了从顾恺之开始起,包括梁凯、倪云林、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在内,在中国画笔墨演进过程中,影响其发展转向的关键时期的代表画家及其作品特点。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发言。他指出,伴随着中国现代性的萌发,伴随着16世纪古代城市化进程中市民阶层的壮大和个性解放思潮的掀起,在中国画坛上出现了大写意花鸟画。大写意花鸟画经过17世纪的“八大”、18世纪的“八怪”、19世纪的“海派”、20世纪的齐白石、潘天寿,已经发展成与山水画并驾齐驱且后来居上的中国画门类。中国的大写意花鸟画是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步的。潘公凯的作品能掀起观者的感情波澜,格调大、境界高、气势强,不是画现实,而是画心中的憧憬,是一种精神境界和审美理想的追求,是真正的学者型画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水天中在发言中指出,潘公凯先生的画在当代中国写意花鸟领域独树一帜,体现了一种学术文化使命感。为使传统大写意与现代生活空间相得益彰,潘公凯采取了两种的形式:一是对传统的继承,即保持传统写意画的韵味;二是对传统的叛逆,即完全打破传统的展示方式和展示空间。他指出,潘公凯先生在立足当代文化环境的基础上,复兴中国传统写意的目标正逐步实现。谈到格调,他认为潘先生绘画的格调是清旷寂寥,既有对精英文化选择性的汲取,又有其独创之处。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刘骁纯在发言中讲到,潘公凯先生的艺术创作“方向明确、来日方长”。他一方面延续了潘天寿先生关于中国传统写意画如何向当代发展的思考,并在研究潘天寿作品形式结构的基础上向前推进,形式结构日益成为其作品的基本语言。他坚信,潘公凯先生的作品格调在今后的发展中将更加鲜明,对于笔墨的诠释也将更有个性。
   研讨会第二阶段由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范迪安先生主持。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李广元发言。他指出,潘公凯先生的作品是一种大“象”的形式,它通过绘画的语言,体现了贯通生命感应能力的过程,显示了生命灵性的本质,发扬了生命原形的东西,在反应生命灵性的基础上,诠释了情理互动相生的状态,这是值得当代艺术家思考的问题。
   山东艺术学院学报《齐鲁艺苑》主编张维青指出,潘公凯先生的作品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20世纪一直充斥着对于传统绘画的质疑,是一个反复混乱的时期。后来者不管是继承还是背离,都要面临对传统精髓和现代新意的选择。潘公凯先生的著述和作品,表现了从传统向现代追求的变化,也体现了他对空间、意境、节奏的强大控制能力。
   我校国画研究院院长郭志光在发言中指出,潘公凯先生的作品使人感到亲切,也有很强的鞭策作用,使人深受启发。从具体方面来说,潘先生无论是在作品空间的延伸还是艺术的想象,都充满着雄伟、大气,是大手笔、大意境。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发言。他指出,与其说潘公凯先生是一名理论家,不如说他是一名关心理论的画家,既有绘画自律,又有对理论的关注,其理论是为绘画创作服务的。他的美术触境和深层思考,隐藏在其作品中。潘先生通过其绘画演示体现了在文化上的抱负,即实现传统借助现代性实现复活和振兴。这是由当代的文化情境造成的,应该引起我们当代人的关注。
   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徐虹指出,潘公凯先生的作品对传统进行了个人的诠释。在视觉的观赏距离上,潘先生的作品,从远距离观看的角度强调构图的简洁,使画面上的图像和形体更清晰地展示出来,具有极强的生命活力;在中距离观看时,强调笔墨的特有魅力,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体会到笔墨流动变转的气势;近距离观看,水墨真正表现为技术层面的欣赏。对于当代文化中个体遭遇传统的问题,她指出,传统的发展没有时间的统一性,没有固定的程式,是个体遭遇当下的时候显示的瞬间个性面貌。
   《新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曹意强指出,潘公凯先生的作品给人的启示是,中西艺术不是简单的对立,只是表现笔触和表现题材的不同。西方艺术理论最强调自然,在对待中西文化的差异方面,潘公凯先生提出“两端深入”的理论,破除了二元对立论,他的现代性理论研究和绘画实践,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整体框架中探索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范例。
   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张志民在发言中指出,作为一名行政管理者,潘公凯先生的艺术生涯表现了一种无畏的心态。在身兼行政职务的情况下,仍然不放弃对艺术的探索和创作,这是难能可贵的。他还讲到,潘先生的作品让人有一种静美的感受,这与个人的性格与追求有关。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沈光伟指出,潘公凯先生的作品表现了一种极强的民族使命感,是对国家和民族艺术发展道路方向性的思考。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精神追求,极富造型感,线条单纯,清晰明确,又颇具丰富性,对当代绘画具有极强的指导性作用。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讲到,在长期与潘公凯先生的接触中,被他强烈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感染。潘先生不仅具有极强的文化使命感和抱负,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将这种使命感和抱负一步步地实践出来,这不仅需要坚强地意志,更需要坚强地执行能力。
   旅美艺术评论家王瑞芸在发言中指出,如何让艺术与大众生活联系起来,是西方后现代艺术很重要的发展方向;如何将中国画艺术的笔墨与理性、与生活联系起来,也是中国画应该努力的方向。要使中国画更有生命力,就要使其对精英化艺术的追求转向对生活的追求,不仅要在笔墨上,更要在艺术观念上,将现代性的实现与中国传统连接起来,将中国传统与当下的生活联系起来。
   日本东洋美术学院教授关乃平指出,在当代信仰迷失的情况下,潘公凯始终走守护高层次人生理念的艺术人生道路,这在中国美术界是难能可贵的。作为当代学者,他有丰富的理论建树,有深刻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作为一个教育家,在两所美术院校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家,具有独特的艺术绘画追求。他充实的人生轨迹与艺术实践,在多领域有完美的结合,可喜、可思、可敬、可贺。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范迪安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潘公凯先生的人生道路、对于艺术教育的高深思考、在水墨画实践上的顽强探索,多方面和在一起才是潘先生的整体形象。他不仅潜心绘画,在建筑设计等领域也有独特的想法。其作品中有很强的结构性,与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思考是分不开的。他的影响性价值也在于把不同方面的知识学养形成一种通融。潘先生水墨的创作离不开20世纪中国绘画基本的课题,即古今之争与中西之争。但古今之争与中西之争不是互相分离的,在古今中西的坐标中,“以今批古”和“以西化东”的做法比较多。潘公凯先生不是孤立地把古今和中西分裂开来,他的理论立场和实践方式找到了这两组关系新的结合点,在古今中西的坐标中,将古与西联系起来,在中国传统与西方命题上建立新的联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对中国画未来道路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启发性。
   主题发言后,与会专家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回答了在场人员的提问。
   我校相关部门、处、所以及我校造型艺术学院师生代表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山东商报等省内外媒体记者参加了研讨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