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新闻首页
综合动态
教学科研
合作交流
校园动态
学术视频
专题新闻
设计理念
师资力量
名家名师
教育教学
本科生
研究生
留学生
继续教育
附中
院系设置
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学院
服装学院
造型艺术学院
现代手工艺术学院
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
应用设计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
艺术与设计实践教学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基础教学部
科研创作
科研工作
科研成果
招生就业
本科生
研究生
继续教育
就业信息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合作发展
走进校园
校园导航
视觉校园
联系我们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新闻首页
综合动态
教学科研
合作交流
校园动态
学术视频
专题新闻
设计理念
师资力量
名家名师
教育教学
本科生
研究生
留学生
继续教育
附中
院系设置
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学院
服装学院
造型艺术学院
现代手工艺术学院
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
应用设计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
艺术与设计实践教学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基础教学部
科研创作
科研工作
科研成果
招生就业
本科生
研究生
继续教育
就业信息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合作发展
走进校园
校园导航
视觉校园
联系我们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搜索
导航
新闻首页
首页
>
新闻首页
>
专题新闻
>
2006年
>
2006年招生专题(06-02-14)
>
正文
艺考已非本科捷径——生活日报记者对话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
时间:2006.02.14
供稿:生活日报
作者:蒋波、左庆(生活日报记者)
艺考已非本科捷径
——生活日报记者对话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潘鲁生
教授
潘鲁生
在接受生活日报记者专访
编者按:
目前,我省高考艺术类专业测试正在进行中,“艺考热”可以说已经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现象,报考人数连年攀升,今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16万多人。记者为此采访了艺术院校的院长、招办主任、专家学者以及市民,听听他们是怎样看待“艺考热”的。
2月9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潘鲁生
教授(以下简称潘)接受了生活日报记者(以下简称记)的专访。
艺考热未必“过热”
记:潘院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一所艺术院校的院长,您认为现在可不可以说“艺考”有些过热呢?
潘:今年艺术类考生的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1.8万,事实上增长速度已经大大放缓。去年与前年相比,增幅是52.7%,今年与去年相比,增幅只有13%。16万的艺考队伍说明“艺考热”仍然热度不减,但并没有不正常的“过热”。
2002年,我省艺术类考生为3.2万人,2003年5.6万余人,2004年9.3万人,2005年则达到14.2万人。从录取人数看,1998年全省录取艺术类考生只有3800多人,到2004年就达到了4.7万人,2005年仅艺术本科就录取了42462人,录取人数的增加直接导致报名人数大量增长。
记:您认为“艺考热”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呢?
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需求不断增长,而教育资源相对紧缺。山东省不仅是人口大省,文化大省,还是教育大省,考生的整体数量本来就多。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后几年,山东的高考人数保持在80万人左右,估计2008年是最高峰,2010年后趋向平缓。今后几年是生源数量的持续增长时期,所以艺考的热度也不会一下降温。
另外,不仅艺术院校招收艺术类考生,综合大学为了追求学科齐全,也招收艺术类考生,全国1700所高校中有80%设置了艺术专业。对于考生来说,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因此吸引了大量考生报考艺术类专业。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中学校面临升学率的压力。虽然这些年来艺考成绩水涨船高,但相对其他普通高校来说,艺术类专业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还是比较低的。一般高校需要500多分,而艺术院校只要300多分,使学校、考生和家长都直观地认为报考艺术院校是一条捷径。有些学校甚至出现了让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集体转入艺术班的现象。其实艺术院校还有对专业方面的特殊要求,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学习艺术。综合这些原因,今年的艺术类考生数量再攀新高,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一个热点。
艺考不再是上本科的捷径
记:您刚才谈到,现在有些中学对学生实行“一刀切”,把一些文理科成绩一般的学生转入艺术班……
潘:学习艺术,首先需要兴趣,其次要有天赋,同时需要专业的学习。因此,“一刀切”的做法显然不合适。
有些高中集体将考生转入艺术班,这不符合艺术教育的规律,短期达到了提高升学率的目的,却抹杀了艺术教育的本质意义。虽然学些应付艺术专业考试的技巧也能通过专业课考试,但这样的考生进入大学学习艺术课程,无异于“活受罪”,怎能指望他们取得多高的艺术造诣呢?这样的学生毕业后,专业不过硬,工作也很难找。所以我们还是希望考生理性分析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升学途径,未必要挤本科教育这一根“独木桥”。
记:但是不可否认,现在不少家长让孩子学艺术的原因就在于想考本科。
潘:其实,目前升学的渠道还是很多的,可以选择走普通类和艺术类的高职教育或者成人教育的路子。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现在国家正大力倡导。
记:不少考生和家长把“艺考”当作上大学特别是上本科的“捷径”,您觉得目前这种状况下“艺考”还算是“捷径”吗?
潘:把“艺考”当作上大学的“捷径”,是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情况下的无奈选择。从近两年全国艺术院校录取分数看,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越来越高,考生取得专业准考证以后,文化考试成绩的高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于生源数量大,很多艺术院校的录取比例一般在10-20人中录取一名。个别专业甚至达到50-60人中才能录取一名。远远高于其他普通高校的录取比例。所以不喜欢艺术的考生实在没有必要往这个行列里挤。
有“艺”在身更有利于就业
记:很多人担心艺术高校扩招后的就业问题,社会需要这么多艺术人才吗?
潘:社会上的很多舆论,把就业难的问题归咎于高校扩招的政策,但扩招跟就业难并没有因果关系。山东每年80万的考生,如果不扩招,就业能因此变得容易一些吗?不给他们提供上大学的机会,让这些孩子们到哪里去呢?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还是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
所以说,问题不在于高校的扩招,而是看高校如何面向市场、分层次办学,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一方面,高校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思路,头脑要清醒,知道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学过硬的本领,有艺在身,就业根本不是问题。
记:您认为艺术院校应该如何面向市场培养人才呢?
潘:艺术学科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出现了边缘化和专门化的倾向,艺术院校就要通过及时调整专业方向,突出优势专业,向应用型拓展,培养目标向多层面转化,以满足社会对于新兴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我们学校为例,如今在校生规模是1998年的10倍,但是专业数量已经是当时的20倍。学院从2004年起陆续开设了文物修复、设计管理、旅游产品设计、家具设计、化妆与形象设计等社会急需的专业方向,近年又开设了建筑学、包装工程等与理工科相结合的专业。这些新上专业为考生提供了更多有前景的就业机会,全院各专业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
尤其要指出的是,随着我省首届“文博会”的举办,文化产业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需要一大批有技能的高素质文化艺术人才,这就需要大学的培养和专门的培训,其中职业教育应该占一半以上,这是一个很大的人才市场。
我省目前不宜实行艺术专业统考
记:今年,部分省份实行艺术专业统考,我省依然是各个院校自己进行专业考试。有的考生认为统考可以省时、省力、省钱,您如何看待这两种考试方式呢?
潘:我觉得考生们非常辛苦。但要不要组织统考,还要从实际出发。应该说,组织统考,对其他省市几千人、几万人来讲是可行的,但针对十几万考生的统考,从实际操作角度有较大的困难,从全国来看有利也有弊。
从长远发展看,艺术专业考试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合理的、科学的考试办法,以实现相关院校专业考试统考,或者同类设计专业成绩的互认。山东情况比较特殊,考生数量这么大,设有艺术类专业的高校非常多,各高校的专业设置、考试科目、对生源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情况很复杂,统一组织的时机还不成熟。现在统一组织的话恐怕会带来新的问题。
考生报考莫要“撞大运”
记:今天我在省外院校报名现场遇到一个考生,看到哪个学校报的人多就去排队,有的考生考十几二十个学校,多的拿十多个专业证,这种情况正常吗?
潘:考生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升学。对考生来讲,多考一所院校,毕竟可以多一个机会,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正常的,但同时也要关爱、理解和善待他们。
作为考生来讲,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希望他们多一些自信,少一些盲目,不要搞成“撞大运”,要根据自身的水平选择学校与专业。切实分析一下自身的优势和长处是什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院校报考,否则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记:您认为艺考这条路今后应该怎么走呢?
潘: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宏观来讲,还在于如何解决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这对矛盾解决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具体地说,我们应理解与尊重考生、考生家长及中学的选择,以客观的态度来理解,宽容地去对待。
同时,要加强对考生的合理引导,正确分析考生选择的专业是否适合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就业。在办学方面,高职院校多增设应用性的艺术类专业,综合大学和艺术院校应实现多层次办学,设置有特色的高职专业,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业能力,疏导他们今后的就业渠道,有效规避学生潜在的择校、选专业与就业风险。特别是设计艺术教育,应扩大高职的规模,稳定本科的相关专业,办出优势,办出特色,适应扩招后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多渠道接纳学生,全方位为他们的就业服务。
潘鲁生
论艺考核心摘录
不算热
16万的艺考队伍说明“艺考热”仍然热度不减,但并没有不正常的“过热”。
活受罪
有些高中集体将考生转入艺术班,虽然短期达到了提高升学率的目的,却抹杀了艺术教育的本质意义。这样的考生进入大学学习艺术课程,无异于“活受罪”。
别挤了
从近两年全国艺术院校录取分数看,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艺术院校的录取比例一般在10-20人中录取一名,远远高于其他普通高校的录取比例。所以不喜欢艺术的考生实在没有必要往这个行列里挤。
该扩招
社会上的很多舆论,把就业难的问题归咎于高校扩招的政策,但扩招跟就业难并没有因果关系。山东每年80万的考生,如果不扩招,就业能因此变得容易一些吗?不给他们提供上大学的机会,让这些孩子们到哪里去呢?
多关爱
考生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升学。对考生来讲,多考一所院校,毕竟可以多一分机会,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正常的,但同时也要关爱、理解和善待他们。
难统考
山东考生数量这么大,设有艺术类专业的高校非常多,各高校的专业设置、考试科目、对生源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情况很复杂,统一组织考试的时机还不成熟。
分享到:
上一条: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06年招生简章暨招生指南》制作完成
下一条:
保卫工作计划周密、措施到位
热点新闻
2024.11.07
学校领导出席“从塞纳河到光华路:‘装饰’的现代化” 中法建交60周年特展暨学术研讨会
2024.08.08
《非遗探索者》丛书《传统工艺》分辑编写工作启动
2024.08.06
董占军会见泉州华光职业学院等单位客人
2024.08.05
喜报!学校获评中国产教融合百强院校
2024.08.04
喜报!学校师生在山东省高新视频创新大赛中喜获佳绩
2024.08.04
“关爱引航,繁星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