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新闻首页

以传统为基础 以手工创特色——潘鲁生院长与现代手工艺术系师生座谈纪实

时间:2004.08.26 供稿:网络信息中心 作者:顾群业
               
 
以传统为基础  以手工创品牌
—— 潘鲁生院长与现代手工艺术系师生座谈纪实
 
 
    根据院领导到教学单位走访座谈的工作安排,3月18日下午, 潘鲁生院长、张云龙副院长、教务处 董占军副处长及有关工作人员来到现代手工艺术系听取有关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督促落实“教学研究年”相关事宜,并就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探讨和研究、学分制的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修订等问题与现代手工艺术系的师生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座谈和交流。
    吴永福主任结合现代手工艺术系的发展历程,回答了潘院长提出的“现代手工艺术系围绕学分制的改革和实施采取了哪些举措”、“作为手工艺术学科到底应该教什么”等有关问题,阐述了现代手工艺术系的发展思路和教学指导思想,以及目前在实施学分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吴永福主任说,现代手工艺术系的前身是原来的染织设计系,是学院设立最早的教学单位之一,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7个专业方向。在专业设置上,主要遵循了顺应市场需要、树立特色专业、有利于学生就业的发展思路。但近两三年新上专业过多过快,而且在五年规划学生将达1000人的情况下,教学工作压力很大。系里下一步将通过专业整合及在校外设立实习基地等措施缓解目前困难,抓住学院全面快速发展的机遇,争取在五年之内办出特色。系里将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讲座、举办学术研讨活动等形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要面向社会加强宣传,让大家对“手工艺术”有所了解和认知。 潘鲁生院长还分别与教研室主任、教师和学生代表交流了有关看法和学术观点,大家就学分制如何在教研室或工作室这个层面上实施、本专业如何发展、教学资源共享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潘鲁生院长指出,为了学院的发展,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必须本着务实的精神与教学单位加强沟通,强化管理机制,增强服务意识。作为教学单位,要创造机会,经常进行“教”和“学”之间的沟通,真正了解学生到底需要学什么。关于实行学分制的问题,尽管在艺术院校中存在一定难度,但这是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保障学生利益的需要,是深层次教学改革的课题之一。我院的学分制经过一学期的试运行,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因此,对现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各教学单位都要重新修订使之符合学分制的要求,作为现代手工艺术系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
    潘鲁生院长认为,目前现代艺术企图用传统题材的符号寻找艺术语言,而手工艺术就是用传统材料求得文化品格的一种很好的艺术形式。国际上新兴的一种艺术形式,就是以材料为特征的美术与工艺的结合,观念与表现的结合。我们要充分认识“手工文化”和手工文化的价值,尤其是让学生了解手工艺术的学科发展前沿和就业前景。可以邀请研究手工文化的专家来学院搞讲座,也可以到美术高中举办现代手工艺术系师生的作品展,通过各种形式让社会对现代手工艺术系所开设的专业有所了解。我国在70年代至90年代初,手工艺品的出口创汇养活了成千上万家企业,也孕育了中国新兴工艺美术的产业格局,但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传统的工艺美术行业未能根据其自身特点定位,造成今天失落的格局,但中国是个手工业大国,有着手工艺术的文化传统,也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在21世纪,相信手工艺有复兴的机遇。工艺美术行业的复兴,需要大家用科学态度去研究,用实践行动去创新,用真诚关怀去执教,并对手工文化树立信心。现代手工艺品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在于个性化需求的强化。因为个性化量身定做的设计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日益要求“存异”而不是“求同”,手工艺术的发展必然要顺应市场需求。从目前全国的学科布局形势来看,国内1000多所高校设置了艺术学科,大多数都设有艺术设计专业,但设立手工艺术专业的院校只是少数。装潢、广告、环艺等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在江苏等沿海城市已趋向饱和,可以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寻找就业渠道已经很艰难。从全国高校艺术类专业布点的国家重点学科来看,中国美院为美术学专业,清华美院为设计学专业,中央美院正在培养美术教育专业,那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如何定位呢?作为一所省属普通艺术高校,要想立足和发展,必须要了解艺术教育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才能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根据我院学科规划和实际情况,我们将以民艺学和手工艺术为突破点,培育国家重点学科,同时发展与此相匹配的特色职业教育,要抓两头。我院数字艺术和手工艺术专业分别代表艺术的前沿和传统,手工艺术就应以“手工”强调和实现自己的特色,现代手工艺术应在这方面的科研和教学上寻求突破。
    潘鲁生院长在谈到师资问题时指出,现代手工艺术有两个层面:应用层面与欣赏层面,或者说是技术层面与艺术层面。我们要加强技术层面的研究,例如,陶瓷专业一定要增设工业陶瓷方向,聘请几位从事硅酸盐研究的专家,加强科研力量,从材料与型制上找到创新的角度。染织专业是我院历史悠久的专业,目前应该加强纺织品设计研究,了解国际市场,把市场前沿的信息作为课程的内容来看待,为染织面料的个性化生产服务,为实习教学服务,以满足纺织行业复苏的需要,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设计师。纤维艺术品研究应该注重材料和工艺的创新,使这项艺术能够得以升华。对于旅游产品开发,要聘请从事旅游文化研究的专家。金工特艺专业由小到大,由人到公共空间,拓宽了金工特艺的范围。首饰是金工范围,公共艺术中也有金工的用武之地,甚至可以参与城市公共设施的相关设计,并积极谋求与铸造业联合解决相关技术问题。现代手工艺不仅是手工制作,也包含艺术理论、艺术表现和艺术实践这三个方面,只是手工艺更侧重于艺术实践,同时也不能忽略艺术理论和艺术表现的相关课程。就现代手工艺术系相关专业而言,应进一步整合。陶瓷、玻璃艺术其实就是“火的艺术”,刺绣、纤维等都是“织的艺术”。山东在这方面的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应结合新校区规划和专业实习需要,增加相关实习场地和设施。现代手工艺术系应该参与未来工作室的规划,统筹安排实验空间。潘院长还要求现代手工艺术系的教师针对工艺美术行业存在的问题,搞研究、做课题、拿项目、出成绩,争取填补现代工艺美术行业的空白。潘院长建议在淄博和胶东地区选择有实力的企业作为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发挥地方产业和地方艺术的特色,结合山东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如陶瓷、玻璃、抽纱、刺绣等为基础,做出一部分既有学术水准又有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课题做好了,出来成果了,才能吸引学生报考手工艺术专业。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学院给学生提供的专业信息和实践机会太少,在目前学院实验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扩大院外实践基地,补充不足。教学计划中实践课程的比例要由原来的14.1%改为40%才合适。关于教学计划和大纲,全院应该统一教学思路和基本教学理念,但不能千篇一律,各教学单位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潘鲁生院长还就若干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谈到教学实习设备时,潘院长指出,手工艺术如果失去了“手工”,完全靠电脑或仪器的支持,就失去了该学科的本质特征。另外,一定要站在学院的角度全面考虑,打破教学行政建制的壁垒,共享实验设备,避免重复投资,提高设备利用率。针对现代手工艺术系在实施学分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潘院长指出,学分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以良好的课程体系和选课机制以及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为基础。课程体系体现在教学计划上,一方面保证课程的系统连贯性,还要满足学生个人条件、兴趣爱好和就业需要;选课机制表现在选课程和选任课教师上;而评价体系则表现在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及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上,考教分离、学生评教、合理的淘汰机制是保证学分制公正合理的重要手段。潘院长特别强调要发挥教研室的作用。因为教研室担负着学科规划、落实教学任务、教学信息和学科前沿信息的交流与反馈等重任,所以教学研究活动一定要切实抓好。潘院长最后指出,学院提出了宏观思路,具体的实施还要靠各教学单位、各教研室。现代手工艺术系师生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强,一定要发扬这个良好的风气,配合教学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学院的教学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