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新闻首页

把时尚文化贯穿到设计教学之中——潘鲁生院长与服装设计系师生座谈纪实

时间:2004.08.26 供稿:网络信息中心 作者:顾群业
               
 
把时尚文化贯穿到设计教学之中
—— 潘鲁生院长与服装设计系师生座谈纪实
 
 
    3月31日, 潘鲁生院长带领教务处 董占军副处长及有关工作人员来到服装设计系,听取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落实“教学研究年”相关事宜。 董占军副处长介绍了潘院长此行的目的并布置了相关工作。吕学海主任因公出差,扈国珍书记代为汇报了服装设计系近期的教学工作情况。服装设计系的师生代表就实施学分制、修订教学计划和大纲、转变教学理念和改革教学方法的有关问题畅所欲言,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最后,潘院长针对服装设计系的情况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服装设计系近期重点抓课堂教学的督导、检查和改进工作,组建了由系主任、系书记、系辅导员、系秘书和学生成员共同参与的教学督导领导小组。制订了一系列的检查规则、检查方式、考评办法等。在师资建设方面,要求全体教师积极主动的网罗人才、提供信息,系领导亲自做工作。
    基础教研室主任丁庆平老师就服装设计系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服装设计系应面向全国同类专业,定位于国内一流。在专业建设上,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和强项,强调学生艺术素质。在教学投入上,要舍得在图书资料建设、师资建设上投资,改善教学条件,使师生能够把握前沿的学术信息。服装设计教研室主任赵刚老师、服装工程教研室主任孙奕老师、服装表演教研室沈汀老师、刘江南老师以及学生代表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潘鲁生院长首先强调了一个教学单位的团队精神。他认为,大家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坚持为学生负责的原则,关心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工作,团结向上,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思想交流。要树立良好的学风,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服装设计系的学术交流氛围。教师自己要多研究教学问题,创作出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品,多为学生举办讲座,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传递学科前沿信息,经常性地组织参加全国范围内的服装设计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以开放的胸怀,加强校际合作,根据教学所需,有准确的学术定位。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敬业、团结,用积极向上的态度看待问题,我们的教学环境将会有较大的改善,那么受益的将是学生。教学强调以人为本,首先为学生考虑,教师要多从教学上研究问题,把教学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针对服装设计系教师提出的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的问题, 潘鲁生院长指出,这首先要从我们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找原因。针对服装专业当前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我们有没有认真地研究过市场,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否有明确的定位,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尤其对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否认真的研究过,是否通过教学过程提前介入。如果做不到这些,当然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从现实的状况来看,我们有很多优势,服装设计系办学历史较长,在山东省服装设计教学方面有一定优势。从服装行业的人才需求来看,入世之后纺织服装业的发展较快,急需专门人才,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服装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强,无论是服装设计、加工,还是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都是短缺的。现在来看,我们如何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是关键的问题。社会所需要的服装设计人才,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大众化产业需要的,一种是个性化消费群体需要的。潘院长建议,我院服装设计专业应定位于培养具有高品位的时尚眼界、把握设计面料、款式、色彩的流行规律,具有艺术个性的服装设计师。服装工程专业,应培养适合服装产业需求,有能力经营服装设计和加工作坊的设计师,同时具有服装市场信息调查研究、产品开发及营销的能力,仅停留于为服装厂家打板和剪裁等技能性培养是不够的。服装设计、服装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应有所区别,又要注意专业间的交叉。从专业定位上来讲,我院应该重点培养适应个性化市场需求的设计师,服务于个性化的消费群体,这一点很关键。服装表演是一个时尚性较强的青春职业,随着服装模特儿的逐渐低龄化,大学开设这个职业性较强的专业应该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如果仅从职业上来讲,服装模特儿不需要大学来培养,但我们设置了这个专业方向,就要寻找它的特色,把本科教学与高职教育拉开距离,并办出特色来,这需要相关的课程结构有创建性。定位明确了,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才能满意。潘院长认为,服装表演专业应在高职层次上发展比较合适,如果在本科层次上发展,应定位于表演专业,而不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相关专业或专业课程应该增加化妆、音乐、舞蹈、首饰和才艺表演,而不应仅仅依附于我们现有专业领域中的课程,否则很难寻找该专业的定位特点。服装表演专业方向还可以多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上做文章,不要局限于服装表演本身,还应该拓展到广告模特、产品代言等专业领域。该专业的学生资源很关键,如何强化“职业模特儿”的特征,服装设计系应该召开专门的研讨会,邀请该行业的专家和行家对我们进行职业标准方面的指导。结合师生提出的有关问题,潘院长强调,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我院整个服装设计专业的发展定位,应该邀请社会学专家一起来探讨服装专业的学科体系构架。技能性课程的地位和比例如何设置、服装流行与社会消费心理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都可以作为研讨的内容。
    潘鲁生院长指出,应该把时尚文化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基础教学应强调人文基础、美术基础和专业基础。服装是流动的设计,时尚的文化和生活的艺术,同时又是一种时代文化符号,是时尚文化的载体。因此,我们要从社会学、艺术学、市场学的角度去综合研究。研究服装专业与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大众审美、时尚表现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培养学生对流行文化和大众审美的把握能力,使服装设计有文化思考、有艺术表现、有时尚介入,使我院服装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有理想、有抱负,真正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这才是教育的成功。我们培养的学生有能力在全国大展拿到大奖了,也就是服装设计系真正成名之时。我们必须承认,当代的文化是阳春白雪与快餐文化并存的时代。服装设计是时尚文化的代表,同时又是应用设计,具有大众化和个性化的双向需求。因此,我们要研究它的流行趋势,研究时尚文化,如果我们不把握时尚和流行趋势,就无法有效地进入服装设计领域。对流行趋势的研究,首先要调查文化市场、消费市场和大众审美需求。从我们现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来看,以上这些内容体现得不够,课程重复率较高,有特色的课程还不够。例如服装表演专业应该增加城市文化、美学、音乐、舞蹈、化妆、首饰、色彩学、才艺表演等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要适当增加理论课的比重,加强相关专业的渗透,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思想。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既要严谨,同时针对该专业的时尚特点还要体现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有些实践性质的教学活动未必以课程的形式来安排,可以安排一些专题讲座、教授座谈、企业家交流等多种形式。实践课可以是随机的,例如去参加一些大型的服装发布会,参加一些服装设计竞赛或服装表演大赛等。有些表演艺术的课程,可以跟有关艺术院校联系,直接安排学生去兄弟院校听课或参观。一些实践环节可以放到市场、商场、工厂里去完成。例如,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服装商场中的品牌专柜去站柜台,让学生去体验服装的营销,感受流行的趋势,了解消费者的审美取向,或许这些课程学生会欢迎。潘院长认为,作为大学开设的服装设计专业,与技工学校不同的是,要兼顾创意设计、艺术表现和技术手段,三者缺一不可。我们要研究现代科技手段对当下和未来服装行业的影响。一方面,从强调艺术素质的角度,要求学生不能放弃手绘的表现,另一方面,从技术的角度强化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全院教学单位的工作室、实验室要全天对学生开放,学院的教学投入是给学生的,要让学生真正受益。
    潘鲁生院长在谈到师资建设时指出,我们必须用两年时间引进高层次的人才。一种是服装设计、服装工程与服装表演的专门人才,以硕士学位毕业生和高层次的专家教授为主,既可以从有关院校引进,也可以聘请社会上有知名度或有企业经营业绩的人才;一种是交叉学科的人才,例如既从事服装设计,又懂营销,了解市场的服装设计师;还有就是从海外归来的学生。因为服装设计这个专业,国际化程度很高,特别是欧美的服装设计大师云集,留学人员带回来的教学信息对我们的教学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所培养的服装设计师应该是有品位的、高层次的,从外国成功的服装设计大师来看,很多既是专家又是杂家,关键在于文化品位和艺术素质要高。说到底,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需要以高品位和高素质为基础。
    董占军副处长就座谈中师生代表提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答复并布置了有关工作。毕业设计展览临近,服装设计系要抓紧筹展工作。教务处将在本周五的教学工作例会上检查各系的工作进度并做出统一安排。关于加强实践环节问题,董处长建议灵活利用教学计划中的艺术实践周来安排社会实践。关于教学资料、优秀作业的收藏、存档问题,服装设计系可以先按系里的收藏、存档办法去做,教务处将代表学院抓紧落实这项工作。服装设计系要尽快按照学院的改革思路和系里的专业定位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特别是服装设计理科教学计划,教务处将于五月份组织一次集中的对各专业教学计划的研讨。 董占军副处长还要求服装设计系积极为学生创造报考研究生的条件和环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