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新闻首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全省思政课教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会

时间:2021.11.24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山东省教育厅组织思政课教师集体培训的通知,11月21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分别在山师大现场和学校第三会议室,参加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线上辅导报告会。

会议由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和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邀请了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辛向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杨凤城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志晓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以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曙光教授等专家学者作会议报告。

辛向阳教授着重分析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他认为,《决议》凝结了1945年和1981年通过的两个历史决议的基本精神;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结晶;凝结着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深邃历史思考;是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杨凤城教授以数列的形式梳理了《决议》的主线内容,并强调了从成就总结和历史经验两个方面重点加以把握。杨教授认为,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包含着三个鲜明特点,一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线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经验;二是从历史脉络上总结历史经验,目的在于弄清楚为什么能够成功、怎样才能够继续成功;三是从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大历史观上总结成就和经验。商志晓教授重点探讨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多维分析角度,提出了从国情党情、历史进程、重大成就、历史意义、宝贵经验、三大规律、自身建设、民心所向以及世界影响等九个方面进行把握。陈金龙教授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观的诠释和表达,提出了紧扣历史的主题主线,以大历史观、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成就和经验,强调要将历史、现在和未来有机结合起来思考问题。陈曙光教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前提,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活得更好的原因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尤其强调文化精神的融通契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活得更好的前提。

会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们就各位专家的会议报告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六中全会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