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新闻首页

【张道一从教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张道一先生大家谈(其一)

时间:2021.11.19

为我学术的启航而写序

讲述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首席教授、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副主任、首席专家     方李莉

潘鲁生院长是张道一先生的得意高徒,从他那里得知,今年11月下旬要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召开张道一先生从教70周年的研讨会。张道一先生出生于1932年11月份,今年是他的90大寿!得知这一消息我很激动,张道一先生也是我人生中的导师之一,多年来,虽然平日里很忙,总是没能抽出时间去看望他,但在我的心目中,他始终是我最尊重的老师,在我学术生涯的道路上有他的帮助、教诲和影响。我认识他的时候,刚刚获得硕士学位,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任教,当时要出版一本画册,经人介绍请到了张道一先生作序。当时我初出茅庐,很年轻,与张道一先生并不太熟悉,很担心老先生不会写。但出乎我的意料,他很快就写完寄给我了。在写这篇文章时,我重读了当年张道一先生为我写的序,非常感动,我摘录其中的几段话:“方李莉以瓷塑为专业,并没有走以往的‘写实’之路,不求形象的逼真,而是有意捕捉人物的神态和意趣,看了她的作品,使人感到清新、率真、亲切,仿佛嗅到了一种乡土味,可贵的是,她不仅取材于世俗生活,而且在形式上追求民间采风,做得贴切自然,当这些作品公之于世后,便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在短短的两年里,获得各类展览评奖达15项之多。”“我欣赏方李莉的创造精神,她没有将传统看作冰,而是视作流动的水;她没有依据一种模式去发展自己,就像蜜蜂采蜜,有助于酿蜜,她都要热心采集”,“每件作品是那样完整,毫无拼凑之感,它来自民间,却非任何一种已有的品种;它是传统的,又看不出任何模仿的痕迹,也就是说,他是扎根于中华艺术土壤,却开出自己的花。”

这是我人生中出版的第一本画册,也是最后的唯一的画册,因为后来我改行做理论研究了,再也没有机会画画和做雕塑了。但张道一先生当年为我写的序言牢牢地刻在了我的心目中,很多的根本性的规律是隔行不隔理的。在我后来的理论研究中同样是遵循张道一先生所写的,我研究的虽然是传统文化,但我从未把“传统看成是静止的冰,而是将其看成是流动的水,”在动态中理解其发展意义。张道一先生的教导和鼓励伴随了我一生的学术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