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新闻首页

王瑞芸:融合中西绘画语言的潘公凯

时间:2009.09.27 供稿:网络信息管理中心 作者:记者/韩明
               
 
融合中西绘画语言的潘公凯
——旅美艺术评论家王瑞芸专访

    编者按:9月19日,在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省商业集团主办的“静水深流——潘公凯作品展”银座美术馆展厅,记者采访了旅美艺术评论家王瑞芸女士。

    记者:您是旅美的艺术评论家,在东西方的艺术研究领域,有这样一种观点,就是西方人对中国艺术的理解可能是在他一个想象的框架里来进行,而中国艺术家对西方艺术的了解又是在中国艺术家的背景视野里面,用中国的想象去解读西方的艺术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东西方的艺术交流在精神层面上实际上很难跨越交流的一种借鉴,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瑞芸:可以这么说,就是中西两种艺术形态确实不一样,这是大家都公认的。到了现代,交流虽然越来越多,但是你说的这一点确实是事实。在西方人的观念里,他看中国绘画就以为是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你再怎么革新再怎么变,他感觉你总是属于中国传统的东西,他不会觉得你吸收了我们的抽象因素,好像就是现代的,西方人很难这么来接受,他们觉得这就是传统中国画。
    记者:您说的西方人看中国画的这样一种观念,对双方的交流有怎样的影响?
    王瑞芸:这对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家来说,确实是一种障碍。对我们中国画家自身来说,我们的努力是很自觉的,他觉得我们的水墨跟过去的前辈们比、跟我们中国历史的整个传统来比,确实是做了一种现代化的努力,觉得这是一种现代水墨画,但是,在西方的话语系统里,就很难被认可,这样一个障碍怎么样能够打破,现在还很难回答。
    记者:潘公凯先生是一个美术史论家,同时也在进行创作,他一直有一个自觉意识,就是向国外推广中国水墨语言或是中国水墨画的笔墨精神,您怎么评价他的这种探索?
    王瑞芸:实际上潘公凯先生的这批作品,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实际上已经是很现代了,对传统的改变很多,我相信西方人看了,可能还会觉得这就是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所以实际上,潘公凯先生现在面临的任务不光是在水墨画上做一层改变,而是要想的更多、更远,实际上他也确实想的更多、更远。
    记者:您怎样评价“静水深流”这次作品展呢?
    王瑞芸:现在“静水深流”这样的一种画展,这只是潘公恺先生艺术生涯的一个部分。作为一个有前瞻性的,而且对中国传统和西方传统都比较了解的艺术家,潘公恺先生实际上对展览是有一个总体设计的。我相信我们再过一段时间,他还会创作出一些值得我们期待的作品。这批水墨画我们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看,真的已经是非常好了,我个人来说是非常喜欢的,因为他有一种气势,这种气势我相信反映的是他的一种人格和气度,当然这种审美评价还是属于我们对中国传统审美的一种理解,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这样去接受这些作品。这就是我对这批绘画的看法。

整理人:马静 王晓英  张兰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