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3月10日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带来一份《关于振兴民族地区传统工艺发展特色产业的提案》。
潘鲁生委员提出,当前民族地区传统工艺振兴与特色产业发展不仅有优势,还有跃升发展的巨大空间。他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切实推进民族地区传统工艺振兴:
一是加强传承,建设“民族手艺档案馆”。固本培元,做好手艺文化本身的历史脉络、知识谱系、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的梳理、普及和传播工作。结合“一村一品”“一地一艺”等发展基础,设立地方或特色品类的“民族手艺档案馆”,以之为基地开展民族手艺文化的传承、传习和传播,时刻守护文化的根脉。
二是推动创新,发布“民族手艺IP榜”。运用“文化IP”产业链的成熟机制,保护民间文化知识产权,以相关收益补给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经济、民生发展,放大文化创富效能。
三是加强传播,举办“民族手艺短视频网络大赛”。把握新消费特点,适应新媒体环境,面向新需求人群,并切实保障民族手艺文化的传播质量,以网络视频、直播带货等新的传播与接受方式,助力民族手艺创出一片新天地。
四是深耕产业,实施“民族手艺+产业联动计划”。包括“民族手艺+文创”“民族手艺+制造”的产品开发,“民族手艺+农产品”“民族手艺+农副产品”的产品包装和文化营销,“民族手艺+旅游”的体验游和纪念品销售等等。充分发挥手艺生产的分散性特点,星罗棋布、遍地生根地融入相关产业,发挥相互促进带动作用,增强发展活力。
如今,包含民族地区手艺等在内的民间传统工艺产品不断惊艳着国人,让国潮热持续升温。对此,潘鲁生委员表示,传统文化频频出圈,证明老百姓开始认知到我们的文化和生活是有关系的,这就是一种文化自觉与自信。而对民间文学、技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仅能改善老百姓生活,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动力,更可以守住民间文艺根脉,为文化自信打下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