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对民艺的学习与研究已有近40年,在这些年里,对民艺各方面的思考不断萦绕在自己的脑海里,从未间断过。要研究民间艺术就必须时常深入乡村采风调研,做实地考察。这期间我与课题组的同事们一起,可以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无论是汉族的乡村,还是少数民族的村寨,无论是西北雄浑的黄土高坡,还是江南秀丽的水村山郭,无论是心灵手巧的农妇村姑,还是朴实粗犷的庄稼汉子,那些看似平常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花花草草、坛坛罐...
7月15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山东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协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民艺博物馆承办的“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正式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展览意在展现我国特色鲜明、生动多样的乡村民间艺术,发掘传统民艺的文化原生动力与时代价值。其集中展示1500余件(套)山东民艺藏品,打破工艺类别,还原传统民艺使用方式与文化语境,全面反映山东地区传统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面貌及蕴于其中的价值取向...
“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单元内容介绍“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分四个单元:农事器用、康乐人家、衣裳锦绣、游艺乡风。第一单元农事器用麦作是历史上齐鲁大地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也是文化生活发展的基石。齐鲁百姓顺应天时地利、按照节气规律进行麦作生产,实现了对土地的有效利用,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6世纪出现的、现存最古老的农书——《齐民要术》便是这一耕作体系的系统总结,记录着上千年前人与土地和谐相处的完...